[实用新型]激光散斑消除系统用线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0164.9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2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谭碧波;王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数码辰星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消除 系统 线管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连接固定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散斑消除系统用线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影放映时需要使用银幕作为载体,影像投射到银幕以展示给观众们看。银幕面积巨大,很难保证其平整,很难避免其上产生光斑,需要使用震动式激光散斑消除系统。
现有激光散斑消除系统结构简单,各零部件都是独立安装使用的,缺乏将电线线管及震点等装置整合在一起的结构,导致工作现场凌乱,对银幕的消斑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用方便、消斑效果好的激光散斑消除系统用线管固定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激光散斑消除系统用线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组件、线管连接组件和至少一根震点电线支架;所述固定组件和所述线管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震点电线支架插接在所述线管连接组件上。
特别是,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面板、背板、连接件固定卡扣、背板压扣、以及两个拉件;所述面板、一个所述拉件、所述背板和另一个所述拉件依次连接形成环状结构,所述连接件固定卡扣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面板的外侧面上,所述背板压扣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背板上。
进一步,所述面板包括板状的面板主体、设置在所述面板主体两侧的面板拉件固定部、以及设置在所述面板主体外侧面上的卡槽;所述面板拉件固定部用于卡接所述拉件,所述卡槽用于固定所述连接件固定卡扣。
特别是,所述背板包括板状的背板主体、设置在所述背板主体两侧的背板拉件固定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背板主体外侧面上的固定柱;所述背板拉件固定部用于卡接所述拉件,所述固定柱用于连接所述背板压扣。
特别是,所述拉件包括板状的拉件主体,在所述拉件主体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用于与所述面板或所述背板卡接。
特别是,所述连接件固定卡扣包括两根柱状的固定卡扣主体,两根所述固定卡扣主体的下端相连接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震点电线支架端头的凹部,两根所述固定卡扣主体的上端分别外凸形成限位凸块;两根所述固定卡扣主体之间留有间隙,每根所述固定卡扣主体上形成有卡钩。
特别是,所述背板压扣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背板的压扣凹口。
特别是,所述线管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主体和至少两个扣件,两个所述连接主体背靠背设置,每个所述扣件同时扣合在两个所述连接主体的外侧面之间;所述连接主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震点电线支架的电线支架连接部,所述连接主体的边沿处形成有用于穿设线管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扣件的两端分别向内弯折形成连接主体扣边。
特别是,所述震点电线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一端形成弹性卡头、另一端形成卡固凹腔,所述弹性卡头都插入相邻的所述震点电线支架的所述卡固凹腔中。
本实用新型激光散斑消除系统用线管固定装置的固定组件和线管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震点电线支架插接在线管连接组件上,将激光散斑消除系统的各个部件整合在一起,工作现场整洁,激光散斑消除系统拆装效率高、使用方便,银幕平整、无局部反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散斑消除系统用线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和线管连接组件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线管连接组件和震点电线支架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与方通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固定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背板压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线管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扣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扣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震点电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数码辰星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数码辰星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01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拉线衬环
- 下一篇: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游戏交互体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