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润滑油再生预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7032.0 | 申请日: | 2017-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4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祥;吴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三环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32 | 分类号: | B01D3/32;C10M175/00;F28F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龙成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44 | 代理人: | 谢美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油 再生 预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废润滑油再生预处理器。
背景技术
废润滑油再生都有预处理工艺,预处理的目的有二:一是脱轻、二是升温。脱轻,即脱去废润滑油中的轻组分:水、汽油和柴油,这些轻组分是不允许存在于润滑油基础油中,脱轻的方法是根据各轻组分的沸点进行蒸馏;升温,是将物料加热到下一工艺段——蒸馏所需温度,一般在350-360℃,升温的方法有管式炉加热或釜式炉加热。预处理的常用方法有常压脱水脱汽油、减压脱柴油和管式炉升温,在使用常用方法中容易出现水、汽油和柴油的混合气体在真空条件下无法冷凝,必须在-5℃的条件下才能冷凝;原料废润滑油在高温条件下的时间不能长,否则会产生大量裂解;管式炉升温的管道阻力很大,管道结焦严重,给生产周期带来严重影响,而且结焦后清洗很困难,只有更换,这不仅影响经济效益,还存在安全和环保方面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润滑油再生预处理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润滑油再生预处理器,其中:包括进料分布器、导油槽、换热装置和温控仪,所述导油槽内设有汽化室,所述的换热装置位于所述汽化室下部,在换热装置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的进料分布器位于导油槽的上部,所述的进料分布器一侧设有进料管,所述的进料管上设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管与进料分布器以切线形式连接,在进料分布器上方设有气相出口,所述的导油槽外壁为热媒夹套,用于热媒的流动,所述的温控仪位于换热装置与出料口之间,用于控制热媒的流量和温度。
如上所述的导油槽外壁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热媒出口和热媒进口。
如上所述的导油槽的横截面为圆形,导油槽内部沿圆形轨迹设有均匀分布的锯齿,形成空心的导油槽。
如上所述的换热装置为列管式。列管式换热面积大,升温时间短,可避免物料因受热时间长而发生裂解。
一种如上所述的废润滑油再生预处理器的再生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物料由所述的进料口通过进料管进入进料分布器,物料在进料分布器内形成高速旋流,同时向下布料;
然后物料进入导油槽,在重力作用下以薄膜形式向下流动,厚度1.732mm,流动的热媒经过热媒夹套,物料在导油槽运动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轻组分渐次蒸发,并从气相出口排出;
最后物料进入下部换热装置继续升温,由温控仪控制热媒的流量和温度,确保物料温度,并从出料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有益性:
本实用新型使废润滑油的再生预处理工艺中的脱轻、升温能在预处理器内一步完成,使常用工艺的各类设备台数减少,节约了投资成本约和生产运行成本,避免了管式炉的阻力大和结焦问题,极大的延长了生产周期,并且导油槽的设计提高了物料的受热均匀度和升温速度,物料在能以薄膜的形式存在,蒸发效率提高,并实现渐次蒸发,避免出现暴沸和冲塔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润滑油再生预处理器及再生预处理方法的预处理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润滑油再生预处理器及再生预处理方法的进料分布器立面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润滑油再生预处理器及再生预处理方法的导油槽立面示意图。
图中标识:1-进料管、2-进料分布器、3-导油槽、4-热媒出口、5-热媒夹套、6-换热装置、7-出料口、8-气相出口、9-热媒进口、10-温控仪、101-进料口、301-汽化室。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润滑油再生预处理器及再生预处理方法,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废润滑油再生预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分布器2、导油槽3、换热装置6和温控仪10,所述导油槽3内设有汽化室301,所述的换热装置6位于所述汽化室301下部,在换热装置下方设有出料口7,所述的进料分布器2位于导油槽3的上部,所述的进料分布器2一侧设有进料管1,所述的进料管1上设有进料口101,所述的进料管1与进料分布器2以切线形式连接,在进料分布器2上方设有气相出口8,所述的导油槽3外壁为热媒夹套5,用于热媒的流动,所述的温控仪10位于换热装置6与出料口7之间,用于控制热媒的流量和温度。
导油槽3外壁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热媒出口4和热媒进口9。
导油槽3的横截面为圆形,导油槽3内部沿圆形轨迹设有均匀分布的锯齿,形成空心的导油槽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三环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三环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7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