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向定位电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7007.2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0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春;李胜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庞学哲,谭英强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向 定位 电子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子标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定向定位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分有源电子标签和无源电子标签两类。传统的电子标签主要使用RFID技术,工作频率有125KHZ、13.56MHz、915MHz、2.45GHz、5.8GHz。最基本的电子标签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高容量电子标签有用户可写入的存储空间,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使用蓝牙技术(2.4GHz频段)的电子标签。电子标签的用途也从单纯的物品标识功能扩展到其他领域,如定位,距离感知等。
得益于蓝牙4.0低功耗技术及支持蓝牙4.0设备较为广泛,如手机、PAD、电脑等,蓝牙电子标签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
RFID或蓝牙定位技术实质上属于一种基于无线数据的定位方法,常见的方法有基于范围检测的定位法和基于信号强度定位法。
基于范围检测的定位法主要利用RFID或蓝牙无线信号传播范围短的原理进行操作,只有用户携带标签进入到室内信号覆盖范围区域内,定位系统便能立即感知到用户的实际位置,再根据三边定位法便能有效计算出用户的具体位置。
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法主要是对节点距离进行测试而获取位置信息的方法。当接收装置检测到实际标签信号强度之后,便能利用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实际信号强度、信号衰减及传播距离之间的联系来计算出实际距离。
综上所述,无论是基于范围检测的定位法还是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法,现有RFID或蓝牙电子标签进行距离感知和定位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受到标签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方向准确度和信号强度准确度制约。
由于实际使用环境比较复杂,有电磁炉、冰箱、WIFI路由器、其他蓝牙设备等干扰,自身发射信号的误差,信号反射、折射、衍射等各种因素,实际接收设备接收到的标签无线信号存在较大波动,包括信号强度和信号方向性两方面。标签无线电信号方向和信号强度的波动给通过各种算法和手段利用标签进行精确距离感知和精准定位带来很大的困难。
而且,当布置多个标签时,如果标签邻近并且标签发射信号在不同方向没有区别,不同标签信号差异过小,标签信号强度的差异会湮没在信号波动中,给对不同标签实际感知距离的区分造成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向定位电子标签,其通过标签和定向天线的结合,在标签信号强度稳定和方向性收敛方面有了较大改善,提高了标签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方向准确度和信号强度准确度,使得标签定位和距离感知精度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向定位电子标签,包括定向天线和馈源,所述定向天线具有可将馈源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定向反射的内凹反射面,所述馈源包括设在所述内凹反射面内部的发射片和通过射频连接线与所述发射片相连的标签,所述定向天线采用抛物面反射器,所述馈源的发射片设在所述抛物面反射器焦点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发射片通过绝缘连接座与所述抛物面反射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标签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安装在发射片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发射片采用圆形铁片。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设在所述标签上的磁铁,所述标签可通过磁铁吸附在圆形铁片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可将标签与发射片粘合在一起的胶。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底座,所述定向天线可通过底部外侧的螺纹连接结构与底座相连。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座呈圆盘状,所述底座的圆心处设有螺纹连接座,所述定向天线的底部设有可旋紧在螺纹连接座内的螺柱。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座上在螺纹连接座的四周设有若干固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70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纹IC卡
- 下一篇:一种具有安全功能的智能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