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药剂实验产生废水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6776.0 | 申请日: | 2017-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8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路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俊华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剂 实验 产生 废水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剂实验产生废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医疗上的药剂实验会产生较多的废水,废水中含有酸、碱、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病原微生物等等,异味大,处理难度高。
目前,采用的废水处理装置普遍存在成本高、实施困难、处理效果不佳等缺点。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处理效果优异的药剂实验产生废水的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保证处理效果的药剂实验产生废水的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药剂实验产生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废水池,还包括第一沉淀池、pH调节池、第一双氧水反应池、第二沉淀池、厌氧池、好氧池、第三沉淀池、臭氧、紫外线联合消毒池、积水池、污泥池,其中,废水池与第一沉淀池、pH调节池、第一双氧水反应池、第二沉淀池、厌氧池、好氧池、第三沉淀池、臭氧与紫外线联合消毒池、积水池依次相连,第一沉淀池的底部、第二沉淀池的底部、第三沉淀池的底部、积水池的底部均与污泥池相连,污泥池还与废水池相连。
所述的第二沉淀池、厌氧池之间设置第二双氧水反应池。增加了二级氧化,保证了氧化效果。
所述的第一沉淀池的底部、第二沉淀池的底部、第三沉淀池的底部、积水池的底部会形成污泥,将这些污泥回用到废水池进行进一步处理,有利于污泥的回收利用。
废水由废水池进入第一沉淀池后,再进入pH调节池,通过加入pH调节剂调整废水pH值至7~8,随后进入第一双氧水反应池,由温控器将第一双氧水反应池温度控制在40~45℃,向其中加入H2O2,之后进入第二沉淀池,再依次经厌氧池、好氧池、第三沉淀池、臭氧、紫外线联合消毒池后,最后进入积水池,积水池中的水直接排放即可。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三级沉淀以及双氧水氧化达到效果,一是絮凝沉淀即第一级沉淀,二是采用双氧水反应后,进行第二级沉淀,三是厌氧、好氧处理完成后进行第三级沉淀。三级沉淀再加上双氧水的氧化处理,使得处理后的废水,由浑浊变为无色透明,无异味残留,处理效果显著,COD去除率达到90%,完全达到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废水池;2、第一沉淀池;3、pH调节池;4、第一双氧水反应池;5、第二沉淀池;6、第二双氧水反应池;7、厌氧池;8、好氧池;9、第三沉淀池;10、臭氧与紫外线联合消毒池;11、积水池;12、污泥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所述的药剂实验产生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废水池1,还包括第一沉淀池2、pH调节池3、第一双氧水反应池4、第二沉淀池5、厌氧池7、好氧池8、第三沉淀池9、臭氧、紫外线联合消毒池10、积水池11、污泥池12,其中,废水池1与第一沉淀池2、pH调节池3、第一双氧水反应池4、第二沉淀池5、厌氧池7、好氧池8、第三沉淀池9、臭氧与紫外线联合消毒池10、积水池11依次相连,第一沉淀池2的底部、第二沉淀池5的底部、第三沉淀池9的底部、积水池11的底部均与污泥池12相连,污泥池12还与废水池1相连。
其中,所述的第二沉淀池5、厌氧池7之间设置第二双氧水反应池6。增加了二级氧化,保证了氧化效果。
所述的第一沉淀池2的底部、第二沉淀池5的底部、第三沉淀池9的底部、积水池11的底部经常会形成污泥,将这些污泥回用到废水池1进行进一步处理,有利于污泥的回收利用。
工作时,废水由废水池1进入第一沉淀池2,之后进入pH调节池3,通过加入pH调节剂调整废水pH值至7~8,随后进入第一双氧水反应池4,由温控器将第一双氧水反应池4温度控制在40~45℃,向其中加入H2O2,之后进入第二沉淀池5,再依次经第二双氧水反应池6、厌氧池7、好氧池8、第三沉淀池9、臭氧、紫外线联合消毒池10后,最后进入积水池11,处理完毕。积水池11中的水直接排放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俊华,未经路俊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6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