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6461.6 | 申请日: | 2017-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1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华;薛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627;H01R13/66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王芝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为一种具有防斜插装置的SAS(Serial Attached SCSI)传输接口的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云端技术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伴随着大幅资料量的传输,此时连接器传输信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从早期的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到现在的SAS(Serial Attached SCSI,串列SCSI),对于高速信息存取的需求串列技术解决了传统并行技术的瓶颈,提供更快速的讯号传输功能且SAS能够支援并与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的设备相容,具有广泛适用的优势。
当连接器在进行对接组装时,插头与插座的结构如果没有设计较为恰当的引导对位装置,可能使插头的电路板无法准确插入插座的对接腔或是插入的角度过大,使该插头呈现斜插的方式与插座对接,而不是以直线式方式面对面相互对接,容易使插座的端子产生挤压变形或端子弯曲下陷的情况出现,此一状况不仅增加连接器对接的时间,更有可能对插头或插座造成整体结构损坏的问题发生。
如图12所示,为了克服插头与插座相互对接时,容易产生连接器斜插对位的问题,台湾第M412483号公告专利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A100,包括一对接电路板A1、电性连接在所述对接电路板A1后方的多根导线A2、设置在该对接电路板A1与该导线A2外周的一绝缘本体A3以及装设在该绝缘本体A3上的一卡扣件A4,该绝缘本体A3的顶面上设置有一防误插凸部A31,该防误插凸部A31具有一前部A313以及一后部A311,该防误插凸部A31的前部A313相对于该绝缘本体A3呈非对称设置,该防误插凸部A31一侧的前端设置有一导入面A35,而该防误插凸部A31另一侧的前端设置有一直角端缘A36。
该线缆连接器A100与一插座连接器(图未揭示)对接时,该线缆连接器A100会受到该导入面A35的引导,使该线缆连接器A100可与该插座连接器(图未揭示)对接,该线缆连接器A100能够由该导入面A35的结构设计引导到正确的位置,进而使该线缆连接器A100能顺利地与该插座连接器(图未揭示)对接,减少该插座连接器(图未揭示)及该线缆连接器A100在对接时浪费的时间,以及避免当该插座连接器(图未揭示)及该线缆连接器A100对位不正确时所造成结构上的损伤。
然而在前述技术中,该线缆连接器A100仅依靠该导入面A35上的一个结构的引导,尚无法完全达到很精确的引导及对位,由于在两结构的对接匹配的设计中,在尺寸上的设计大部分都不是紧密的组装配合,会预留有一些缓冲空间,以避免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导致结构对接无法匹配或是太过于紧密的匹配,造成无法顺畅的接合,所以在这样的设计的下,该线缆连接器A100有可能会以斜插的方式与该插座连接器(图未揭示)对接组装,该插座连接器(图未揭示)与该线缆连接器A100仍然无法完全解决对接时对位的问题,依然存在着该插座连接器(图未揭示)与该线缆连接器A100对接时角度过大的状况,容易造成该插座连接器(图未揭示)的内部端子(图未揭示)被该线缆连接器A100撞伤损坏,进而影响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由于该现有技术无法提供防止该插座连接器的内部端子受外力而挤压变形或端子弯曲下陷的改善方法以满足产业实际需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善的技术方案以克服困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该连接器具有一防斜插装置,当该连接器与一对接连接器对接组装时,该防斜插装置可有效防止该对接连接器与该连接器产生角度偏移的方式对接,克服该二连接器对接时内部结构损坏的问题。
本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该连接器具有一防斜插装置,该防斜插装置即为至少一导柱,当该连接器与该对接连接器对接传输高频讯号时,该导柱可引导该连接器与该对接连接器相互面对面并采用直线式方式对接,减少连接器因为斜插的对接方式而撞伤该对接连接器内部端子结构,以提升整体连接器对接的使用良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64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叠型线圈及通信终端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锁相式频率合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