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饮水机加热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4655.2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80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郭继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继峰 |
主分类号: | A47J31/54 | 分类号: | A47J3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252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水机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罐,具体涉及一种饮水机加热罐。
背景技术
在饮水机的加热过程中,由于饮水机加热的原理是通过一个金属密封的容器利用电加热管把水烧开的,金属通过加热变温后回释放出金属味道、和电加热管产生的电离子的异味,这两种味道的产生几乎无法消除,因为饮水机的加热系统是由电加热管来加温的,现有的饮水机加热罐无法消除异味,但现有的技术很难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饮水机加热罐无法消除金属味道、和电加热管产生的电离子的异味的问题,提供一种饮水机加热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饮水机加热罐,包括加热罐外壳、罐盖、加热管、出水管、罐盖固定螺栓、顶安装板、侧安装板、底安装板、螺孔和圆筒状矿胆,所述加热罐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罐盖,所述罐盖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两侧均设置有相同规格的所述顶安装板,所述顶安装板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所述罐盖固定螺栓,所述加热罐外壳的侧面设置有所述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底部设置有所述侧安装板,所述加热罐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底安装板,所述加热罐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圆筒状矿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罐外壳顶面上设置有若干所述螺孔,且所述螺孔与所述罐盖固定螺栓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筒状矿胆为麦饭石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筒状矿胆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加热罐外壳的内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罐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饮水机加热罐,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饮水机电加热后出现的金属和电离子的异味,在饮水机的内胆,也就是加热罐内加装一个圆筒状的天然无毒无害并能溶解出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矿物石,解决了饮水机烧开水后的异味问题,因为此种矿物质由麦饭石制成,能够吸附异味、细菌,还能释放出钾离子和钠离子等多种人体所需矿物质,对人体的新陈代谢非常有利,且由于内胆中置入了圆筒状矿胆,对保温也起到很大作用,因为饮水机是温控装置,低于80°自动加温,矿物质散热慢,相对也解决了能源。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1、加热罐外壳;2、罐盖;3、加热管;4、出水管;5、罐盖固定螺栓;6、顶安装板;7、侧安装板;8、底安装板;9、螺孔;10、圆筒状矿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饮水机加热罐,包括加热罐外壳1、罐盖2、加热管3、出水管4、罐盖固定螺栓5、顶安装板6、侧安装板7、底安装板8、螺孔9和圆筒状矿胆10,加热罐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罐盖2,罐盖2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4,出水管4的两侧均设置有相同规格的顶安装板6,顶安装板6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罐盖固定螺栓5,加热罐外壳1的侧面设置有加热管3,加热管3的底部设置有侧安装板7,加热罐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底安装板8,加热罐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圆筒状矿胆10。
加热罐外壳1顶面上设置有若干螺孔9,且螺孔9与罐盖固定螺栓5螺纹连接,便于将罐盖固定在加热罐上。
圆筒状矿胆10为麦饭石材料制成,吸附力强且对生物无毒、无害。
圆筒状矿胆10通过螺丝固定在加热罐外壳1的内侧壁上,便于固定圆筒状矿胆。
加热罐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便于进水。
该装置是一种饮水机加热罐,当需要用该装置时,将麦饭石经机械加工成圆筒状,将圆筒状矿胆10装入加热罐外壳1中,并用螺栓将罐盖2密封住,自来水经由进水管进入加热罐外壳1中,在外置热交换节能器通过加热管3对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加热罐外壳1会产生金属异味,电加热管也会产生电离子异味,圆筒状矿胆10会将这些异味吸附,并且在水中会溶出钠离子和钾离子,进入水中,水在少开后有人使用时会从出水管4中经饮水机龙头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继峰,未经郭继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46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