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保温系统现浇免拆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4448.7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8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友学;姚惠红;隋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友学 |
主分类号: | E04G9/10 | 分类号: | E04G9/10;E04G11/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王洪平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节能 结构 一体化 保温 系统 现浇免拆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建筑技术领域的外保温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保温系统中广泛使用的现浇免拆模板,兼有浇筑模板和保温层的效果。
背景技术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是发展的方向,可以实现保温系统与建筑主体的同寿命。为此有单位也提出使用一体化施工技术来实现保温层的设置,其主要原理是,在现场浇筑混凝土立柱或者墙体时,将模板一并固定,兼有模板和保温板的作用,实现一次完成,提高施工效率,是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种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连接件的与混凝土结合的强度不够,易发生脱落,二是作为模板使用的保温外模板在混凝土填充易发生变形,甚至破裂,不能实现保温系统与建筑主体的同寿命,三是,保温板本身存在吸潮问题,吸潮后会出现膨胀、脱落甚至与外面的砂浆层因抗拉与剪力达不到要求而出现分层脱离进而发生脱落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作为模板使用过程中,保温模板的强度问题,以及施工中存在的其他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保温系统现浇免拆模板,本技术创造性的将乳胶、乳液等高粘结质量的材料引入到模板中去,再用机械把保温板正反两面创皮形成粗糙面而更容易与砂浆相结合从而达到抗拉与抗剪力更大提高模板的整体性能,具有更加优异的保温、防水、防火防裂等结构特征,更便于施工作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保温系统现浇免拆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呈层状的内胶层、保温板层、外胶层和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防火层,以及抗裂抹面砂浆复合玻纤耐碱网格层,倒刺螺栓自外向内穿透保温板层且至少部分倒刺露出至保温板层内侧,且所述保温板层内外表面具有创皮构造并与内、外胶层之间形成咬合配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防火层中设有加强层。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层为玻纤耐碱网格布、无纺布、热镀锌电焊网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防火层,以及抗裂砂浆复合玻纤耐碱网格布层外表面设有装饰层。
进一步地,所述装饰层、涂料层,真石漆或者面砖层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还包括轻钢构件,所述轻钢构件中具有与倒刺螺栓配合的长条孔。
进一步地,所述轻钢构件为C形,并在开口处设有翻边。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板层为正反两面创皮的挤塑板、聚苯板或聚氨酯板的一种。
进一步地,在中间的保温层中侧面可以设置有交错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现浇模板,具有充当浇筑模板的作用,省去了现浇墙体外侧的模板,且浇筑后和建筑物墙体形成一体,寿命更长,结构更优;乳胶等材料对正反两面创皮的保温板形成一种包裹效应,具有保温防水、防火,且与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粘结更牢靠,更能体现与建筑主体一体化的突出特点,解决了外墙保温系统中结合不牢靠、易出现裂缝脱落的问题,减少了风压对保温层的破坏,结构牢靠,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整体上起到分散风压、冷、热而引起的外界应力,充分起到了柔性渐变,逐层分散应力的作用,真正做到了与建筑物同寿命。
同时,交错结构的设置,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使得模板之间的拼接更加整齐划一。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断面图。
图2为作业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断面图。
图4为倒刺螺栓的示意图。
图5为轻钢构件的示意图之一。
图6为为轻钢构件的示意图之二。
图7为实施例三的作业示意图。
图中:1内胶层,2保温板层,3外胶层,4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防火层,5倒刺螺栓,51圆片,52倒刺,6加强筋,71玻纤耐碱网格布,8装饰层,9轻钢构件,91长条孔,10交错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
一种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保温系统现浇免拆模板,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分别呈层状的内胶层1、保温板层2、外胶层3和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防火层,以及抗裂砂浆复合玻纤耐碱网格布4,并有倒刺螺栓5进行紧固连接。其中正反两面创皮的保温板层2为挤塑板、聚苯板、聚氨酯板以及可以实现保温的其他保温板材,并在保温板层2的内外表面分别设有凹槽,深度为数毫米不等,该凹槽为长条状,槽宽为数毫米不等,在挤出成型过程中形成。
上述的凹槽或者在后期通过热轧或机械创槽的方式形成,上述的凹槽的布局可以为条状,也可以为网格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友学,未经李友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44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地基建筑钢模板
- 下一篇:光热温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