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系统循环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4144.0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7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施国忠;童小忠;谢尉扬;刘春红;朱朝阳;刘绍强;朱松强;胡松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7 | 分类号: | C02F1/467;C02F10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000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循环 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燃煤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换热系统循环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为防止换热系统产生结垢、腐蚀,确保系统安全、高效运转,必须对换热系统内流动的循环冷却水进行水质稳定处理,以抑制冷却水里的微生物含量和阻止水垢产生,其中微生物含量如微生物和细菌过高会引起生物沉积和藻类繁殖,水垢则主要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物质,现有水质处理系统通过投放化学药剂,如投放大量杀菌剂和阻垢剂,这类化学试剂处理运行使用成本高、维护多,循环水在更换排出时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经济和环境效益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换热系统循环水处理系统,所述水处理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使用所述处理系统无需投放化学药剂就能达到良好的杀菌、灭藻、除垢效果,同时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系统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少,运行时也仅需消耗少量电能,运行成本低、后期维护少。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换热系统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冷却塔和循环泵,所述冷却塔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换热系统的出水口,循环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换热系统的进水口,其特征是所述系统还包括电解池和澄清池,所述冷却塔的出水口通过管路接电解池的进水口,电解池中设有接直流电的电解装置,电解池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澄清池的进水口,澄清池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循环泵的进水口。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处理系统通过电解池和澄清池对循环水进行净化处理,不用投放任何化学药剂,有效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整个系统所用的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少,运行时也仅需消耗少量电能,运行成本低、后期维护十分方便,其中电解池是对循环水做电解处理,利用电解反应在阳极侧产生臭氧、氯分子、双氧水等强氧化性物质(包括氧化性更强的反应中间产物如氧自由基、游离氯、过氧基离子等),对循环水杀菌灭藻,避免微生物、细菌等引起的生物沉积,在阴极侧利用氢离子被还原,阴极区域pH值不断上升甚至达到9以上,通过碱性将部分钙、镁和其它一些金属离子化合物转化为沉积物,避免这些金属离子化合物在换热系统内部产生水垢;循环水在澄清池进行澄清处理,利用机械或水力搅拌起一定过滤作用,对固液进行分离除去液体中的颗粒物。工作时,换热系统排出的循环水先在冷却塔冷却,然后送往电解池电解处理,接着在澄清池固液分离,最后用循环泵送回换热系统继续使用。前述电解循环水时,在阳、阴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如下。
阳极主要反应:
阴极主要反应:
。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电解装置包括设于电解池固定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由动力源驱动的转轴,转轴上沿轴向套置固定若干转盘且转盘为阴极,相邻转盘之间设有和转轴间隙配合的电极板作为阳极,所述电极板和机架固定,机架上安装有和转盘相配的刮刀,所述刮刀的刀刃和转盘表面间隙配合。
所述刮刀的刀刃和转盘表面间隙在1mm~3mm,并且所述刀刃和转盘表面间隙可调。
所述机架上在对应转盘正反两面位置都设有刮刀,所述刮刀自转盘外缘位置沿径向朝转盘中心延伸且刮刀长度与转盘半径相配。
所述澄清池连接循环泵的管路上接有循环泵前池,循环泵前池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澄清池的出水口,循环泵前池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循环泵的进水口。
所述冷却塔通过管路连接循环泵前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循环水处理系统,所述水处理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使用所述处理系统无需投放化学药剂就能达到良好的杀菌、灭藻、除垢效果,同时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系统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少,运行时也仅需消耗少量电能,运行成本低、后期维护少。本实用新型对涉及换热系统的循环冷却水都能广泛适用,可应用于电厂、钢铁厂、化工厂和办公楼的中央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1中所述电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系统、2.冷却塔、3.电解池、4.澄清池、5.循环泵前池、6.循环泵、7.机架、8.转轴、9.转盘、10.刮刀、11.电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4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对称混合网状极片同向电极双膜安全阀卷绕电池
- 下一篇:用于降落伞的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