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铝制分配壳组合式金属铸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4028.9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9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应和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6 | 分类号: | B22D18/06;B22D27/04;B22D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铝制 分配 组合式 金属 铸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确切地说是一种发动机铝制分配壳组合式金属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发动机设备的生产过重,发动机中众多的结构件均是通过铸造工艺进行生产的,尤其是当前的铝合金发动机中,铸造加工的工件数量更为广泛,但在实际铸造生产过程中,当前所使用的铸造模具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满足浇铸作业的需要,但当前的浇铸模具普遍存在这无法对高温液态金属在模具内流动性能进行调整和改善,从而造成生产的产品以出现残缺、沙眼、气泡等缺陷,另一方面在浇铸后期,金属冷却过程中,无法对金属的降温过程进行调控,从而造成了金属冷却时易出现因温度下降不均匀而造成工件结构变形、开裂。以及金属内部晶相组织结构不能有效满足工件生产质量要求等弊端,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模具结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铝制分配壳组合式金属铸造模具,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定位能力,同时另据有良好的减压和导流能力,在可根据使用需要对模具布局结构在浇铸作业过程中灵活调整的同时,另可对浇铸用高温液态金属的流动性进行辅助驱动,另一方面可对浇铸后处于冷却成型状态下的高温金属进行辅助调温作业,达到提高金属在冷却过程中晶相组织结构控制的灵活性和精确性,从而达到提高铸件的加工质量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发动机铝制分配壳组合式金属铸造模具,包括沙箱、承载底板、型板、成型模具、辅热装置、温度传感器、超声波震荡装置、负压泵及控制电路,型板通过调节机构安装在承载底板上,且与承载底板上表面呈0°—60夹角,调节机构至少两个,并环绕型板轴线均布,沙箱为横截面呈“冂”字形的槽状结构,其下端面通过定位螺栓与型板上表面连接,且型板与沙箱同轴分布,成型模具若干,且各成型模具均环绕沙箱轴线均布在沙箱内,并通过填充料与沙箱内表面连接,成型模具包括成型半模、锁紧机构、引流口及溢流口,半模共两个,并对称分布,两半模间通过锁紧机构连接,半模上端面和下端面处均设引流口,半模中心位置出设溢流口,锁紧机构至少四个,并环绕半模轴线均布,锁紧机构包括螺杆、螺母、承压盘及预紧弹簧,螺杆两端与螺母连接,承压盘共两个,且两承压盘以螺杆中线对称分布在螺杆两侧,承压盘上表面与螺母下表面相抵,承压盘下表面通过预紧弹簧与半模外表面相抵,且预紧弹簧包覆在螺杆外,并分别与螺杆、螺母、承压盘同轴分布,成型模具间分别通过至少一条浇道和至少一条溢流道相互连通,浇道和溢流道其中一端均位于沙箱上端面外,并高出沙箱上端面至少3厘米,另一端分别与成型模具的引流口和溢流口连通,辅热装置、超声波震荡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均若干个,沿着成型模具轴线方向均布,且每个成型模具上的辅热装置、超声波震荡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均至少一个,并间隔分布,负压泵至少一个,并通过导流管与溢流道位于沙箱外侧的端口连通,控制电路安装在沙箱外表面并分别与辅热装置、温度传感器、超声波震荡装置、负压泵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机构为升降杆及升降台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沙箱上端面均布若干透孔,所述的透孔呈矩形阵列结构分布,且所述的浇道和溢流道均通过透孔与沙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辅热装置为超声波加热装置、高频线圈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共用。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定位能力,同时另据有良好的减压和导流能力,在可根据使用需要对模具布局结构在浇铸作业过程中灵活调整的同时,另可对浇铸用高温液态金属的流动性进行辅助驱动,另一方面可对浇铸后处于冷却成型状态下的高温金属进行辅助调温作业,达到提高金属在冷却过程中晶相组织结构控制的灵活性和精确性,从而达到提高铸件的加工质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锁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应和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德阳应和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40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泵体表面高精度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高效铸造沙箱用辅助落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