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蒸馏釜出料疏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03597.1 | 申请日: | 2017-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3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才;唐瑞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金达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B01D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9 | 代理人: | 陆毅 |
| 地址: | 441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蒸馏釜 疏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蒸馏釜出料疏通装置。
背景技术
高温蒸馏釜是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典型设备之一,在紫外线吸收剂纯化过程中,通常都会用到高温蒸馏釜高温蒸馏釜,紫外线吸收剂的纯化反应一般在高温蒸馏釜中进行,对于熔点较高的待蒸馏物,高温蒸馏釜的温度一般设置较高(如300℃),反应完成后,蒸馏残液需从高温蒸馏釜下料口放出,由于蒸馏残液沸点较高,反应完成后高温蒸馏釜温度也需设置较高(如240℃-250℃),以防止蒸馏残液固化于高温蒸馏釜中,但刚开始放料时,由于出料口伸在外面接近室温,远低于蒸馏残液的熔点,高温蒸馏釜出料口蒸馏残液极易遇冷固化,致使出料口堵塞。
由于蒸馏残液出料温度很高,疏通高温蒸馏釜出料口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现有的疏通方法是将疏通杆从高温蒸馏釜的出料口下方插入出料口进行疏通,疏通高温蒸馏釜出料口瞬间,由于高温蒸馏釜出料口内外压差很大,釜内温度较高的蒸馏残液极易喷射而出,烫伤操作人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便捷,安全可靠的高温蒸馏釜出料疏通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温蒸馏釜出料疏通装置,包括高温蒸馏釜和位于高温蒸馏釜底部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中部设置耐高温的控制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下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出料口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出料管侧壁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疏通管,疏通管的根部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大于出料口总长度,所述出料口和疏通管内部活动设置有V型杆,所述V型杆包括耐高温的疏通部、耐高温的连接部和手持部,疏通部的下端和连接部的下端焊接在一起,所述手持部套接在连接部的上端,所述疏通部位于出料管中,所述疏通部的长度大于等于出料口下端到疏通管下端的距离,所述连接部上端伸出疏通管外部。
优选的,所述疏通部和所述连接部形成的角度和疏通管和出料管中心轴线形成的锐角大小相等。
优选的,所述疏通部上端设置有疏导头。
优选的,所述疏导头为球冠状。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疏通部和连接部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疏通部和连接部的外表面涂覆耐腐蚀涂层。
优选的,所述手持部的材质为竹、木或塑料。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内径大于所述出料口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疏通装置还包括漏斗,所述漏斗置于出料管下方,所述漏斗的漏斗颈外径小于储料罐的进料口内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出料口下端设置出料管,同时在出料管侧壁开设疏通管,在疏通管和出料管内设置由疏通部和连接部组成的V型杆,当出料口堵塞时,手持连接部,上下移动疏通部,即可疏通高温蒸馏釜的出料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的出料堵塞疏通装置通过在出料管侧壁开设疏通管,且所述疏通管有一定高度,极大降低了高温蒸馏釜出料口疏通瞬间,高温蒸馏残液溅射出料烫伤操作人员的概率,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疏通部上端设置有球冠状的疏导头,增大单次疏通过程中的疏通面积,同时也避免了疏通管划伤高温蒸馏釜的侧壁或其他部分。
4.本实用新型连接部上设置挂钩,当高温蒸馏釜出料口疏通之后,V型杆通过挂钩挂置在疏通管上,不需取出V型杆。
5.本实用新型的出料堵塞疏通装置的出料管内外径设置较大,且出料管内径大于所述出料口的内径,此种设置一方面降低了蒸馏残液从出料口流出的流速,从而降低蒸馏残液往外喷射概率,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降低在出料管侧壁开设疏通管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温蒸馏釜出料疏通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示如下:高温蒸馏釜1,出料口2,控制球阀3,出料管4,疏通管5,V型杆6,疏通部61,连接部62,手持部6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高温蒸馏釜出料疏通装置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描述,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金达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襄阳金达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35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