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2953.8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5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鹏;杨龙江;左卫国;顾君杰;徐鹏志;田志龙;周志民;金美艳;牛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26 | 代理人: | 彭随丽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视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后视镜。
背景技术
汽车外后视镜安装在汽车两侧的车门钣金上,用于观察后方视野情况。目前,汽车后视镜安装时,一般通过设于后视镜底座上的安装螺栓穿过车门钣金孔,然后用紧固螺母固定,该结构存在以下缺点:在生产线上进行装配时,操作工人必须一只手拖住后视镜,防止后视镜从车门钣金掉下,另外一只手紧固安装螺钉,操作不方便,浪费时间,降低了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后视镜,以克服现有后视镜装配不方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后视镜,包括镜体,于所述镜体上形成有安装面,于所述安装面上设有与车身固连的连接部,还包括:
预定位部,连接于所述安装面上,以插装在车身设置的定位孔内;所述预定位部包括相对于所述安装面固定设置以插入所述定位孔内的主体,沿所述主体轴向间隔设置的、随所述主体同步插入至所述定位孔内的至少两个弹性卡片。
进一步地,所述卡片环所述主体设置。
进一步地,各所述卡片的外径,由所述主体的头部至尾端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各所述卡片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包括固连于所述安装面上的安装销,压套在所述安装销上的套头,各所述卡片固定形成于所述套头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套头为弹头状。
进一步地,于所述安装面上安装有密封垫;所述镜体和车身因所述连接部的固连,所述密封垫被夹装在所述镜体和车身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预定位部分布于所述密封垫周向边缘处。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垫卡接在所述安装面上。
进一步地,于所述安装面上形成有突起,因所述镜体和车身的固连,所述突起穿过所述密封垫而抵置于所述镜体和所述车身之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后视镜,通过设置预定位部,可在装配时将本车辆后视镜预装于车身上,避免操作工人一手扶持车辆后视镜、一手拧紧螺母的安装不方便的问题,可节约装配时间,提高装配效率;在主体上设置弹性卡片,也可防止装配过程中车辆后视镜从车身脱落,而使装配过程更加顺利。
(2)卡片环绕主体设置,可保证主体于定位孔上插装的稳固可靠。
(3)卡片的外径,由主体的头部至尾端逐渐增大,方便主体插装入定位孔内,且可保证插装的稳固与可靠。
(4)卡片的直径大于定位孔的孔径,可有效防止装配时车辆后视镜从车身脱离掉落。
(5)主体包括安装销与套头两部分,两者形成可拆卸结构,套头若损坏能方便更换,可防止碰撞导致的套头断裂而引起的预定位功能失效。
(6)套头为弹头状,可方便主体插装于定位孔内。
(7)在安装面上设置密封垫,可防止下雨或洗车时水流沿安装面流入车内。
(8)连接部和定位部设于密封垫的周向边缘处,使镜体与车身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固可靠。
(9)密封垫卡接在安装面上,形成密封垫预装于安装面上的结构,不影响后视镜装配。
(10)在安装面上设置穿过密封垫的突起与车身抵接,可增大镜体与车身的接触面积,防止行车或关门时镜体抖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头螺柱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后视镜应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主体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套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突起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镜体,101-安装面,1011-卡接孔,102-主体,1021-安装销,1022-套头,1023-卡片,103-密封垫,1031-卡头,104-突起,105-双头螺栓,2-钣金,201-定位孔,202-连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29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久试验机
- 下一篇:可观测前轮两侧道路的汽车反光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