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物品追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2948.7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0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泽华;陈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物之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物品 追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追溯系统,尤其涉及基于物联网的物品追溯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它其实就是将原本与网络无关,但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万事万物都装上传感器,然后与现有的互联网连接,让人们可以更直接地去控制和管理这些事物,以方便和促进我们的生活、生产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
目前,物联网已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尤其是在物品追溯系统中得到很好的应用。现有的物品追溯系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缺点:一、追溯功能有限,精确度低,使用不便,无法直观地体现物品的追踪过程;二、难以实现对物品的全程追踪,尤其是物品在搬动或运输时,仅依靠定位装置进行追溯,不利于预警和后期调查分析;三、当读写设备较多时,信息数据量较大,传输缓慢且滞后,干扰程度大,难以实时有效的监控物品状态,造成应对工作不及时。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品追溯系统,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品追溯系统,以方便使用,直观监测,提高追溯的精准度,实现物品的全程追踪,并且实时有效地追溯物品的状态,便于及时应对临时紧急状况。
基于物联网的物品追溯系统,包括RFID电子溯源标签和用于识别RFID电子溯源标签的RFID读写设备,该系统还包括控制终端和车载终端,物品放置在车载终端上,RFID电子溯源标签设置在物品上,控制终端包括第一中央处理器、GIS电子地图模块、人机交互界面模块、第一CAN总线模块和报警模块,第一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GIS电子地图模块、人机交互界面模块、第一CAN总线模块和报警模块,车载终端设有第二中央处理器、时间记录模块、GPS导航定位模块、压敏传感器、黑匣子模块和第二CAN总线模块,压敏传感器设置在物品放置处的底部,第二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RFID读写设备、时间记录模块、GPS导航定位模块、压敏传感器、黑匣子模块和第二CAN总线模块,第一CAN总线模块与第二CAN总线模块通信连接。
基于物联网的物品追溯系统还包括摄像装置和视频存储装置,摄像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载终端上,车载终端连接第二中央处理器,视频存储装置设置在所述控制终端处,视频存储装置连接第一中央处理器。
基于物联网的物品追溯系统还包括复数个云服务器,复数个云服务器相互连接构成云服务器集群,云服务器集群连接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
基于物联网的物品追溯系统还包括用于包装物品的包装盒,包装盒的底部设有追踪模块和通讯模块,追踪模块通过通讯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
基于物联网的物品追溯系统还包括行车轨迹回放模块,行车轨迹回放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行车轨迹回放模块设置在控制终端。
所述RFID读写设备包括微处理器、读写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微处理器分别连接读写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
基于物联网的物品追溯系统还包括GIS模块,GIS模块设置在所述RFID读写设备,GIS模块连接微处理器。
基于物联网的物品追溯系统还包括摄像头,摄像头在所述RFID读写设备的前端,摄像头连接微处理器。
基于物联网的物品追溯系统还包括打印模块,打印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打印模块设置在控制终端。
所述RFID电子溯源标签为超高频GEN2RFID电子溯源标签,RFID读写设备为超高频GEN2RFID读写设备。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便捷,物品放置在车载终端上,车载终端的位置可通过GPS导航定位模块与GIS电子地图模块的配合,直观且精准地在人机交互界面模块上;
二、物品无论在放置或拿起时,均可通过压敏传感器进行感应,若长时间物品没有归位,则启动报警模块;同时,物品在运输过程中,黑匣子模块与时间记录模块相互配合,能够对车载终端进行详细的记录,实现物品全程化的追溯,有助于系统预警和后期调查分析;
三、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CAN总线模块与第二CAN总线模块的相互通信,实现控制终端和车载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兼容性好,抗干扰强,传输快速,起到实时监控的效果,有助于工作及时应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物之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物之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29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害化暂存设备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