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拔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2376.2 | 申请日: | 2017-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6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志元 |
主分类号: | A61B17/50 | 分类号: | A61B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拔刺工具,具体的说就是一种拔刺装置。
背景技术
平时农民在田间劳作或者人们在野外攀爬时,一不小心经常会被一些植物上的小刺扎到手,这些扎进手里的刺一般比较难拔,人们大多采用缝线针把刺给挑出来,但挑出刺的过程中,缝线针是顺着刺斜插进手指的肉中拨动刺以便将刺挑出,刺在肉中挠动会感到非常疼痛,而且用缝线针挑刺的方法需要请具有一定经验的人来操作,十分不便,如果扎进手的是毛刺、细刺,肉眼是很难分辨出刺的具体位置的,给拔刺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该拔刺技术急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观察和操作、拔刺时无痛苦、自己独自即可操作的拔刺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拔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凸透镜、转筒、固定筒、镊子、螺杆、螺母和平台,转筒顶面固定安装有一个凸透镜,转筒下部套在固定筒上部,转筒与固定筒螺纹连接,固定筒上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一个凸透镜,固定筒下部侧壁开有一开口,镊子尖头经过开口插入固定筒内,镊子与固定筒在开口处通过销轴铰接,固定筒底部板面上开有一个孔,螺杆固定安装在固定筒外侧,螺杆与固定筒的轴线平行,螺杆下部安装螺母,螺母上面设置平台,螺杆穿过平台中部。
上述的固定筒中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一个LED射灯,LED射灯发光端斜对着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转筒与固定筒螺纹连接,便于调节两个凸透镜的间距,LED射灯照射孔,便于人的肉眼通过凸透镜观察孔处刺的情况,给拔刺工作带来便利;
2、刺周围的肉受孔周围板面的挤压,刺的一部分露出于手指,再用镊子拔刺,刺没有在肉中挠动,人不会感觉到疼痛;
3、转动螺母使平台上升使固定筒底部板面压紧扎刺手指,刺的一部分便露出于手指,利用镊子尖头夹住露出刺便可将刺拔出,被扎刺的人自己即可操作,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拔刺时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1、凸透镜;2、转筒;3、固定筒;4、LED射灯;5、开口;6、镊子;7、销轴;8、孔;9、螺杆;10、螺母;11、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拔刺装置,包括凸透镜1、转筒2、固定筒3、镊子6、螺杆9、螺母10和平台11,转筒2顶面固定安装有一个凸透镜1,转筒2下部套在固定筒3上部,转筒2与固定筒3螺纹连接,固定筒3上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一个凸透镜1,固定筒3中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一个LED射灯4,固定筒3下部侧壁开有一开口5,镊子6尖头经过开口5插入固定筒3内,镊子6与固定筒3在开口5处通过销轴7铰接,固定筒3底部板面上开有一个孔8,螺杆9固定安装在固定筒3外侧,螺杆9与固定筒3的轴线平行,螺杆9下部安装螺母10,螺母10上面设置平台11,螺杆9穿过平台11中部,LED射灯4发光端斜对着孔8。
本实用新型具体按照如下进行操作,
如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拔刺时的使用状态图,将扎有刺的手指放置在孔8正下方的平台11上,打开LED射灯4使其照射孔8,眼睛置于转筒2顶面凸透镜1上方,未扎刺的手转动转筒2调节两个凸透镜1的间距,使扎刺手指能清晰的呈现出来,来回移动扎刺手指使刺位于孔8正下方,调好两个凸透镜1的间距后,再用未扎刺的手转动螺母10使平台11上升,直至固定筒3底部板面压紧扎刺手指,这样扎刺手指上刺周围的肉陷入孔8中,继续转动螺母10使平台11上升,刺周围的肉受孔8周围板面的挤压,刺会有一部分露出于手指,停止转动螺母10,由于镊子6与固定筒3在开口5处通过销轴7铰接,镊子6可以绕销轴7转动,开口5为其转动提供活动空间,再用未扎刺的手调节镊子6使镊子6绕销轴7转动,最终使镊子6尖头位于露出刺的中部周围,捏动镊子6,使镊子6尖头夹住露出刺,再让镊子6绕销轴7转动使刺脱离开手指,从而将刺拔出。
上述方案中,转筒2与固定筒3螺纹连接,便于调节两个凸透镜1的间距,LED射灯4照射孔8,便于人的肉眼通过凸透镜1观察孔8处刺的情况,给拔刺工作带来便利。
上述方案中,刺周围的肉受孔8周围板面的挤压,刺的一部分露出于手指,再用镊子6拔刺,刺没有在肉中挠动,人不会感觉到疼痛。
上述方案中,转动螺母10使平台11上升使固定筒3底部板面压紧扎刺手指,刺的一部分便露出于手指,利用镊子6尖头夹住露出刺便可将刺拔出,被扎刺的人自己即可操作,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志元,未经宋志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23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