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型全焊接管线球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01569.6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2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方高远;刘德银;王英才;沈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以琳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刘德银;王英才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6 | 代理人: | 刘妍珺,刘真真 |
地址: | 2015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型全 焊接 管线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球型全焊接管线球阀。
背景技术
球阀作为一种阀门,以其结构的紧凑和操作的快速、便捷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发电、造纸、原子能、航空、火箭等工业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球阀一般包括有阀体、阀盖、阀座、阀球、阀杆及其操作机构,但传统阀球的阀体内都只有1个阀球,有的装置制造粗糙,阀球容易掉下来,且重量重不易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球型全焊接管线球阀,以解决目前阀球容易掉下来且重量重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型全焊接管线球阀,所述球阀采用枢轴结构;
所述球阀包括两个浮动阀座;
所述浮动阀座之间设有球体;
所述球体通过上阀杆和下阀杆固定;
所述球体与所述浮动阀座的侧体连接;以及
所述球阀设有卡块,与所述上阀杆和下阀杆的凸肩相配合,用于防止所述上阀杆和下阀杆飞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球体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均设有垫片,用于防止所述球体往下掉。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球体与所述上阀杆和下阀杆之间采用销连接。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球体的阀体与侧体采用模锻成型。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浮动阀座设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采用自由锻造。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球型全焊接管线球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首次开发了一种球型全焊接管线球阀,该球阀采用枢轴结构,能有效减小阀门内腔,球体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均设有垫片,可以防止球体往下掉,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接管线球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型全焊接管线球阀,所述球阀采用枢轴结构。
所述球阀包括两个浮动阀座;所述浮动阀座之间设有球体;所述球体通过上阀杆和下阀杆固定;所述球体与所述浮动阀座的侧体连接;所述球阀设有卡块,与所述上阀杆和下阀杆的凸肩相配合,用于防止所述上阀杆和下阀杆飞出。
本实用新型的球阀阀门设置为软硬双重密封,低压状态下主要由弹簧提供的预紧力保证阀门密封,高压状态下,主要由介质力推动阀座达到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包括:
(a)球阀采用枢轴结构,能有效减小阀门内腔,重量比桶型要小,节约阀门生产成本。
(b)球阀球型结构受力比传统的桶型结构阀门的强度及刚度更好,外形美观。
(c)整个模锻成型的阀体与侧体,只在配合位置处加工,其余位置不需加工,可以减小阀门成本,缩短生产时间。
(d)球阀设有卡块,与上阀杆和下阀杆的凸肩相配合,可以防止上阀杆和下阀杆飞出。
(e)球体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均设有垫片,可以防止球体往下掉。
(f)球阀密封可靠,能够满足管线阀门长期可靠运行的要求,满足大批量生产,为市场广泛运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是重量百分比和重量份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球型全焊接管线球阀,所述球阀采用枢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以琳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刘德银;王英才,未经上海以琳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刘德银;王英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15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