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码头船岸界面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9555.5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2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祖虎;孙云;蒋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门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7/25 | 分类号: | B63B27/2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王美章 |
地址: | 2124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码头 界面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回收与VOCs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码头船岸界面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油品在储运和装卸等环节中易挥发油气,污染大气环境、损害人民群众健康、浪费能源。鉴于此,我国逐步在加油站、储油库、石油炼化企业等开展了油气回收与VOCs治理行动。我国作为世界航运大国,拥有万吨级以上原油和成品油泊位约190座、原油和成品油年吞吐量约6.5亿吨,码头油品装卸作业每年向大气排放油气约6.5万吨,是油气和VOCs的重要排放源。但受制于国内油气和VOCs控制观念、码头自身特殊条件等原因,码头油气回收工作一直进展缓慢。
2015年交通运输部发布《原油成品码头油气回收行动方案》,我国码头油气回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码头油气回收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套完整的码头油气回收装置至少应包括油气回收气相臂(软管)、船岸对接安全模块(DSS)、油气输送管道系统、油气回收装置(VRU)和控制系统(DCS)。当船靠岸后,将油轮上油气回收的对外接口与码头气相臂(软管)相连,经船岸对接安全模块(DSS)后进入码头集气总管,最终将油气输送至油气回收装置(VRU)进行回收。
码头油气回收系统中,船岸连接系统(界面/交接系统)是连接船舶与油气回收处理装置、保证船舶和码头设施安全的关键系统。在实际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部分码头直接利用管路和法兰将船舶与油气收集装置连接,未设置必需的安全保障设施,从而使油气回收存在潜在安全风险。南沙建涛、广东东莞等地的已建油气回收装置就因为码头船岸界面不安全、不规范,造成装置停用或未验收。
码头油气回收的船岸界面系统是指在液货船装载或卸载作业时,从货舱收集油气或VOCs到码头油气回收装置的船舶与岸站的连接部分,其主要包括安装在岸站码头前沿的气相臂(软管)和船岸界面安全装置。
由于船岸界面系统涉及船舶与岸站两个方面,因此其涉及安全技术也必然要包括船舶与岸站两个方面,分别是:①油船上的船舱气体(压舱气体)安全和船舱油气收集管道及标准接头的安全技术;②码头前沿的输气臂(软管)和船岸界面安全装置的安全技术。其主要风险源也包括油船方面和码头方面。油船方面:船舱气体(压舱气体)含氧量超标、船舶火灾爆炸、船舶漂移、装油溢出进入输气管道、油气含水含渣等。码头方面:防爆燃能力差、静电传导、防雷电、阻断不彻底、断电不阻断、与输油不联动、防误操作性能差、缺少防火帽、排气管高度不够、与船上作业联络不畅等。
码头油气回收过程的安全隐患,主要可以归结为:
1)超压和负压。大多数油轮在油舱结构承受的设计压力范围通常是3.45~13.79kPa,为了不使船舶结构受损,舱内惰性气体保持微小的正压力。
2)空气侵入。在正常装油操作情况下,货油舱内始终保持着可以把油气通过排气系统排出去的正压力。使用油气回收系统装油作业时,若油舱内压力下降并降低大气压力,空气就可能通过未关严的舱口盖、管路法兰、阀门、密封垫片或其他渗漏处进入货油舱。
3)火灾或爆炸。在配有油气回收系统的操作过程中,货油舱的油气可直接进入处理装置,处理装置的机械设备又可能产生火花,如果经常出现火花,发生火灾或爆炸的可能性就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码头船岸界面安全装置,可广泛应用于油船和化学品船装载、卸载时油气回收的船岸交接,满足各种条件下的安全操作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码头船岸界面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包括主管道、设置于所述主管道上的控制系统以及以下机构:
手动隔离阀,以法兰或焊接的形式安装在绝缘法兰后的管道上, 用于故障或紧急情况下手动切断油气输送;
压力变送器和现场压力表,依次安装在手动隔离阀后的管道上,用于指示油气输送压力;
采样阀,安装在现场压力表后的管道上,用于油气输送过程中的管道气体样品采集;
过滤器,安装在自动切断阀后的管道上,用于滤除油气中存在的机械杂质,过滤器前后设置压差监测点,安装差压变送器;
第一阻火器,安装在过滤器后的管道上,用于防止发生火灾或爆炸危险时,火焰的蔓延;
压力真空泄放系统,安装在第一阻火器后主管道的第一垂直支管上,第一垂直支管焊接在主管道上,第一垂直支管上设置手阀,第一垂直支管顶端安装压力真空阀,用于输送过程超压或低于规定真空度时的紧急放空或补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门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门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95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