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慧医疗双屏自助服务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8613.2 | 申请日: | 201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3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戴建新;郑宇峰;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7/00 | 分类号: | G07F17/00;G06Q50/2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慧 医疗 双屏 自助 服务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助服务信息终端机,主要是面向医院自助挂号、自助结算、自助发卡、自助打印发票、打印化验单、打印病历本、健康宣教使用的多功能电子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国家新医改方案提出的背景下,各地医疗服务机构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并在实现简化服务流程、优化服务质量,积极解决“三长一短”的目标下,在医院服务大厅设置自助电子装置为患者提供服务,有效提高医院的接诊能力,增加挂号结算渠道,减少病人排队次数,缓解窗口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需求提出了更高需求,这与现有医疗服务之间存在很大矛盾,给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目前各地卫生部门通过开通网上预约挂号服务平台、电话预约平台等服务渠道为公众提供服务,但上述服务方式存在身份识别能力差、服务内容比较单一、不能有效解决病人在医院排队问题,无法满足医院在院就诊的服务需求。
因此,为了满足病人在院就诊的多样化服务需求,应在医院开辟自助服务区并建立多功能的医院自助服务一体电子装置,除了信息显示互动和触摸屏操作之外,还要包括便捷的网络接入、信息采集、多种身份识别、语音导航、视频互动、发卡、病历本打印、银行卡(银联)卡电子支付等功能,从而有效避免医疗信息重复采集、病人长时间排队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智慧医疗双屏自助服务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慧医疗双屏自助服务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网络通信模块、灯箱以及输入输出装置;
输入输出装置包括均与中央处理器相连(信号相连)的触摸屏Ⅰ、摄像头、热敏打印机、社保卡读卡器、触摸屏Ⅱ、就诊卡读卡器、纸币器、密码键盘、发卡器、化验单打印机、病历打印机、二代身份证阅读器、银行卡读卡器、红外扫描仪、电话、音响以及网络通信模块;
灯箱、中央处理器、触摸屏Ⅰ、摄像头、热敏打印机、社保卡读卡器、触摸屏Ⅱ、就诊卡读卡器、纸币器、密码键盘、发卡器、化验单打印机、病历打印机、二代身份证阅读器、银行卡读卡器、红外扫描仪、电话、音响以及网络通信模块均与电源模块相连(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智慧医疗双屏自助服务终端的改进:灯箱、中央处理器、触摸屏Ⅰ、摄像头、热敏打印机、社保卡读卡器、触摸屏Ⅱ、就诊卡读卡器、纸币器、密码键盘、发卡器、化验单打印机、病历打印机、二代身份证阅读器、银行卡读卡器、红外扫描仪、电话、音响以及网络通信模块均设置在机柜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智慧医疗双屏自助服务终端的进一步改进:在机柜正面的下半部设置下前置柜门;在机柜背面设置后置柜门;
分别相对应于触摸屏Ⅰ、热敏打印机、社保卡读卡器、触摸屏Ⅱ、就诊卡读卡器、纸币器、密码键盘、发卡器、二代身份证阅读器、银行卡读卡器、红外扫描仪、电话的操作窗口均位于机柜正面,且均位于下前置柜门的上方;
在下前置柜门处设置取单平台,化验单打印机和病历打印机的出单口均对着取单平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智慧医疗双屏自助服务终端的进一步改进:在机柜内腔的下半部设置网络通信模块,在机柜背面设置相对应于网络通信模块的操作窗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智慧医疗双屏自助服务终端的进一步改进:在机柜上设置有与音响相对应的出声孔(具体为在机柜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出声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智慧医疗双屏自助服务终端的进一步改进:在后置柜门上设有机柜散热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智慧医疗双屏自助服务终端的进一步改进:在下前置柜门上设有下前置柜门锁;在后置柜门上设置有后置柜门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智慧医疗双屏自助服务终端的进一步改进:在机柜正面分别设置与摄像头3、灯箱1相对应的窗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智慧医疗双屏自助服务终端的进一步改进:在机柜的正面设置有后窥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智慧医疗双屏自助服务终端的进一步改进:在机柜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机柜拉手。
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双屏结构设计,即,分别设置有触摸屏Ⅰ和触摸屏Ⅱ,触摸屏Ⅱ是在操作系统时作提示用,触摸屏Ⅰ用于用户与后台服务人员互动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86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