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盒便携式茶道的整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7570.6 | 申请日: | 2017-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8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陶其新;陶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其新;陶李 |
主分类号: | A47G19/00 | 分类号: | A47G19/00;A47G19/14;A47G19/16;A47G19/22;A47J31/00;A45F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3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道杯 茶壶 集成盒 防烫 防震套 提篮 本实用新型 便于携带 构件组成 固定卡片 集成盒体 防溢水 漏水板 旋钮套 背带 插棍 茶漏 防震 壶体 内胆 提手 备用 茶叶 体内 配备 配套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集成盒便携式茶道的整体结构。本系列由约16构件组成:集成盒体(带提手),旋钮套,防震内胆,漏水板(2块),插棍(12根),防溢水条,固定卡片(2个),茶壶提篮,茶壶,公道杯防烫保护套(2个),公道杯(2个),茶漏,茶杯(6个),绿茶杯(2个),绿茶杯保护套(2个),茶杯防震套,背带,茶工具等。所有构件都放置在集成盒体内,便于携带。茶壶配套提篮既可保护壶体又可防烫。配备两个配防烫保护套的公道杯,既可作为公道杯也可作为滤茶杯,可满足不同茶种使用者的需求,六个茶杯由柔性茶杯防震套保护放在其中的一个公道杯中。另一个公道杯里也可放置备用的茶叶。两个绿茶杯可放置茶道工具。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国茶道领域,涵盖应用于旅行,户外,家居,办公,茶楼,水吧,礼品等方面的便携式茶具,尤其涉及一种创新便携式茶具在户外旅行中正宗地体验中国茶道。
二、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没有一种集成盒便携式茶道的整体结构形式对位于中国茶道在旅行中的全体验,没有将茶道盒、茶具进行全维度创新设计的一体化中国茶道的集成装备,没有针对便携式中国茶道的集成化创新、整体结构形式的原创技术解决方案,无法解决茶人旅行者在旅途中享受传统正宗的中国茶道,
具体细分如下:
1、目前市场旅行茶具做为旅行便携产品特征属性之背景技术:
目前便携式茶具虽琳琅满目,但杯碗堆砌,流俗平庸,不具备户外旅行便携产品自身所应具有的属性——实用好用、耐劳抗劳、紧致严实等技术特征属性,目前市场上没有一种整体结构形式的、通轴穿连的、锁合严谨的、随型套配的、实用耐劳的、集成化创新的旅行茶具,不能让消费者踏实购买,地道使用。
2、目前市场旅行茶具关于微空间结构设计之背景技术:
由于没有集成化、整体结构的微空间结构设计,目前旅行便携式茶具内部空间没有随型套配的小空间大体量的技术特征,尚无一款具体而宏伟之,内容尺寸不减,小空间大体量满足多人位较为充足的茶道茶水供应的便携式茶具,无法实现“咫尺方圆,茶道天地”。
3、目前市场旅行茶具关于尊重中国茶道习惯之背景技术:
目前旅行便携式茶具无法满足茶人旅行者在旅途中享受传统正宗的中国茶道的习惯感觉,目前市场尚无一款尊重中国茶道习惯,覆盖绿茶、红茶、普洱、铁观音多种茶道的普遍习惯,无法适配茶人感觉,读懂茶人心思。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盒便携式茶道的整体结构形式,解决了传统中国茶道在旅途中缺位的技术问题,达成了茶人旅行者在旅途中享受传统正宗的中国茶道的技术成果。集成盒、茶具一体多能,形成集成盒便携式茶道的的整体结构形式,小空间大体量,其中每个套件缺一不可,都是整体结构形式中一个部件,或者换言之,一个配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集成盒便携式茶道的整体结构形式,由以下套件装配集成,至少包括有一盒两用之集成盒体、旋钮套、随型柔性内胆、漏水板、插棍、防溢水条、固定卡片、茶壶保护提篮、茶壶、公道杯、公道杯防烫保护套、茶漏、茶杯Ⅰ、茶杯Ⅰ防震套、绿茶杯、绿茶杯保护套、背带、外接引水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盒体即一茶道集成盒,二盒体展开180度变茶海,所述集成盒体由通轴穿连,将一对儿对合对开半盒合二为一,由一对所述旋钮套旋拧锁紧所述集成盒体,所述集成盒体内装配有配套随型的所述随型柔性内胆,所述随型柔性内胆外皮随型嵌套于所述集成盒体内腔,内胆内壁套嵌以配套随型的所述漏水板、插棍、防溢水条、固定卡片、茶壶保护提篮、茶壶、公道杯、公道杯防烫保护套、茶漏、茶杯Ⅰ、茶杯Ⅰ防震套、绿茶杯、绿茶杯保护套装配集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其新;陶李,未经陶其新;陶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75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