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据中心机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7244.5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6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柳昕;陈翔宇;李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58 | 代理人: | 彭琼 |
地址: | 35000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中心 机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中心机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中心机房。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数据中心基础业务的发展及公司内部业务平台的云化,数据中心机房内单机柜分布密度逐渐提升。大部分数据中心机房内气流通道对机柜尺寸的统一有较高要求,然而实际上用户和内部支撑平台入驻设备种类繁多,将会导致机柜尺寸无法统一的情况。
现有机房的气流通道在设计初期便已定好机柜尺寸,施工时一次部署完成且后期很难改造。但实际上由于市场上服务器、存储等设备的尺寸并不完全统一,一些较老型号设备更是对机柜尺寸有及其特殊的要求,往往会出现部分非标准尺寸的机柜入驻数据中心机房的情况。另外数据中心业务往往是阶梯式扩张的,因此会存在后期标准机柜或非标准机柜突发式入驻的情况,当标准机柜或非标准机柜未入驻时,气流通道由于载荷承载能力差,存在不稳定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机房,能够通过支承机柜支撑气流通道的顶壁,保证数据中心机房的结构稳定性,设置的机柜安装部能够应对后续入驻机柜的情况,提高了数据中心的灵活性和兼容性。
一方面,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中心机房,其包括:气流通道、支承机柜以及封板,气流通道包括顶壁和与顶壁的两侧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分别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支承机柜,支承机柜支撑气流通道的顶壁;在气流通道同一侧相邻两个支承机柜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机柜安装部,每个机柜安装部可拆卸地连接有封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封板与机柜安装部之间密封连接,顶壁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之间密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支承机柜安装于第一侧壁的两端,和/或,支承机柜安装于第二侧壁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气流通道两侧的支承机柜对称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封板为一体式结构,或者,封板由至少两个拼接板拼接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数据中心机房还包括连接片,封板由至少两个拼接板拼接成型时,至少两个拼接板中相邻的两个拼接板通过连接片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数据中心机房还包括机柜底座,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上的支承机柜安装在机柜底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机柜底座为沿着气流通道布置的整体式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机柜底座上方设置有支承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数据中心机房还包括机柜走线架,机柜走线架设置于支承机柜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顶壁上设有多个能够打开的天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天窗与支承机柜、机柜安装部一一对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机房,其包括作为承重主体的支承机柜、预留机柜安装空间的机柜安装部以及覆盖机柜安装部的封板。支承机柜能够承载气流通道的顶壁重量,避免气流通道发生变形,提高数据中心机房在初始运行期间的结构稳定性。当数据中心机房后续扩张时,入驻的机柜可以直接安装固定到机柜安装部上。机柜安装部提高了数据中心机房的灵活性和兼容性,使得数据中心机房能够应对突发式入驻机柜的情况。封板覆盖机柜安装部,保证气流通道的气密性,进而保证气流通道保持良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据中心机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据中心机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据中心机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72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游生物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电子冰盒的水冷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