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漏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6815.3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3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新思路广告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刘各慧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板 杯把 杯体 隔离茶叶 茶漏 本实用新型 泡茶 开口处 挡边 底面 漏孔 开口 体内 茶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漏杯,包括杯体和杯把,杯把设在杯体上;其在杯体内位于杯把的一侧设有漏板,漏板上设有漏孔;漏板与杯体形成开口;在漏板的底面靠近开口处设有挡边。该结构方便泡茶和清理茶叶,能同时实现隔离茶叶和不隔离茶叶两种喝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子。
背景技术
杯子是人们生活上的必须品,杯子的样式多种多样,现有的杯子主要由杯体和杯盖组成,而为了方便泡茶喝茶,有些杯体内活动的设有漏板,在喝水时,该漏板能防止茶叶喝入到嘴里。但是在泡茶时,需要将漏板从杯体取出,清理茶叶时,也需要将漏板取出,在喝水过程中,不能同时实现隔离茶叶和不隔离茶叶两个过程。
发明内容
为了方便泡茶和清理茶叶,为了能同时实现隔离茶叶和不隔离茶叶两种喝法,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漏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种茶漏杯,包括杯体和杯把,杯把设在杯体上;在杯体内位于杯把的一侧设有漏板,漏板上设有漏孔;漏板与杯体形成开口;在漏板的底面靠近开口处设有挡边。
上述结构,如需要泡茶,将茶叶直接从开口放入到杯体内,如需要清理茶叶,将茶叶直接从开口处倒出,相对于现有技术,不需要取放漏板,因此,使用方便。在喝水过程中,如需要隔离茶叶,则在设置有漏板的一侧喝水,如果不需要隔离茶叶喝水,则在未设置漏板的一侧喝水,能同时实现两种功能。由于设置了挡板,在喝水过程中,茶叶不容易从漏板边缘跟随水流出,隔离茶叶更加的可靠。
进一步的,杯体的中部向内凹陷使得杯体的侧面呈内凹的弧形;漏板位于杯体中部的上方。该结构,在杯体的中部与漏板之间形成了容置腔,容置茶叶的空间更大,因此,喝水过程中茶叶不容易从漏板边缘漏出。
进一步的,所述杯把包括把体、自把体的下端向外弯曲的凸起和设在把体内侧的止挡部。所述的凸起能对抓持杯把的手进行定位,止挡部能避免手卡入到把体与杯体之间狭窄的位置中,方便抓持茶漏杯。
进一步的,在杯体上设有杯盖。
附图说明
图1为茶漏杯的立体图。
图2为杯体的立体图。
图3为杯体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茶漏杯包括杯体1、杯把2和杯盖3。杯盖3盖在杯体1上。杯体1的中部向内凹陷使得杯体的侧面呈内凹的弧形;在杯体1内位于杯把的一侧设有漏板11,漏板11位于杯体中部的上方,在杯体的中部与漏板之间形成了容置腔,容置茶叶的空间更大,因此,喝水过程中茶叶不容易从漏板边缘漏出;漏板11上设有漏孔12;漏板11与杯体形成开口13;在漏板11的底面靠近开口处设有挡边,漏板的中部向上凸起让漏板形成弧形。所述杯把2包括把体21、自把体21的下端向外弯曲的凸起22和设在把体内侧的止挡部23。所述的凸起22能对抓持杯把的手进行定位,止挡部23能避免手卡入到把体与杯体之间狭窄的位置中,方便抓持茶漏杯。
本实施例的结构,如需要泡茶,将茶叶直接从开口放入到杯体内,如需要清理茶叶,将茶叶直接从开口处倒出,相对于现有技术,不需要取放漏板,因此,使用方便。在喝水过程中,如需要隔离茶叶,则在设置有漏板的一侧喝水,如果不需要隔离茶叶喝水,则在未设置漏板的一侧喝水,能同时实现两种功能。由于设置了挡板,在喝水过程中,茶叶不容易从漏板边缘跟随水流出,隔离茶叶更加的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新思路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新思路广告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68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陶瓷结构
- 下一篇:隔空测温的智能保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