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层搅拌船的起升绞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6721.6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7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卞士元;薛森;戴晓巍;季雪兵;周骏;丁鲁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60 | 分类号: | B66D1/60;B66D1/26;B66D1/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557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层 搅拌 绞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层搅拌船的起升绞车。
背景技术
深层搅拌船是集船舶、锚泊定位、深层水泥浆搅拌、智能化施工管理、船舶自动调倾系统等技术于一体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重大技术装备,对港口建设、海上机场、海上垃圾堆场等项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深层搅拌船技术仅日韩两国掌握。日本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技术,许多核心技术及控制等已经落后,韩国更是效仿日本的技术,通过将挤密实砂桩船改造而成的简易型深层搅拌船。而以上船舶上采用的起升设备,技术大多过于陈旧,机械结构设计笨重、安全应急装置没有、电气控制等薄弱,并且海上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好的深层搅拌船的起升绞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层搅拌船的起升绞车,其包括固定于搅拌船体底座上的驱动电机、减速机、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减速机之间的第一联轴器、两台对称设置于所述减速机两侧的卷筒装置、连接于所述卷筒装置与所述减速机之间的第二联轴器以及电控系统,所述减速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的转轴为第一转轴,所述减速机与所述卷筒装置连接的转轴为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均为贯穿型伸出于减速机的外罩以外,两台所述卷筒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部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相连接。
优化的,所述第一转轴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联轴器相连接,另一端部通过应急切换联轴器与应急电机相连接。
优化的,每台所述卷筒装置设有一个卷筒刹车装置,所述卷筒装置的卷筒端部外周具有刹车摩擦周面,所述卷筒刹车装置包括沿所述刹车摩擦周面绕设的刹车片、用于将所述刹车片拉动并紧贴于所述所述刹车摩擦周面上的拉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拉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卷筒机构的侧支撑板相固定连接的副支撑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副支撑板上且下端部套设有第一连接板的螺杆、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铰链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刹车片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铰链转轴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
优化的,所述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所述起升绞车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变频电机的变频系统。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利用一台驱动电机驱动两个卷筒装置,有效地保证了卷筒卷绕的同步性,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并且极大地提高了钢丝绳的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卷筒刹车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深层搅拌船的起升绞车包括固定于搅拌船体底座上的驱动电机1、减速机2、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1与所述减速机2之间的第一联轴器3、两台对称设置于所述减速机2两侧的卷筒装置4、连接于所述卷筒装置4与所述减速机2之间的第二联轴器5、拨叉机构15以及电控系统。绞车控制系统带有报警及故障指示装置。所述驱动电机1采用变频起重自冷电机,绝缘等级F,防护等级IP56,适合船上露天作业。通过电机的变频系统调速控制绞车速度。所述减速机2与所述驱动电机1相连接的转轴为第一转轴6,所述减速机2与所述卷筒装置4连接的转轴为第二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6与所述第二转轴7均为贯穿型伸出于减速机2的外罩以外,两台所述卷筒装置4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7的两端部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5相连接。减速机2设计制造均按照AGMA或ISO齿轮标准执行。齿轮采用渗碳淬火硬齿面处理,齿轮箱采用飞溅润滑,并配有外置润滑系统;齿轮箱内所有油封均应能够有效地杜绝漏油渗油的隐患。所述第二联轴器5为牙嵌式离合器,在离合器的手柄处安装接近开关,对离合器的打开和闭合进行信号反馈。卷筒装置上的开式齿轮按调质处理,大齿轮,小齿轮涂开式齿轮专用润滑油,外部安装有罩壳,罩壳上带有观察孔。排装完要求开式齿轮副的侧隙要求为:0.65~0.85mm。卷筒装置的卷筒的一端直接固接有开式大齿轮,另一端带手动带式的卷筒刹车装置。卷筒的出绳方向为上出绳,卷筒带有折线绳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67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制动和防过载功能的电动葫芦
- 下一篇:管材倒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