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电源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5579.3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9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毛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双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99 | 代理人: | 韦鳌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电源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载电源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功能设备(如车载仪表、车载影音、导航仪器以及其他外接设备等)被集成到了车载控制器上,为实现对这些功能设备的供电,需要利用车载电源插座连接各种外接信号(如USB接口、音视频接口、CAN总线接口、汽车发动机诊断接口等等),由此车载电源插座一般会采用排针结构的插座结构以作为公插座与其他接口进行对接。然而,传统的电源插座的排针大都采用的是“L”形结构,排针的一端与电源控制板电连接(如焊接或插接)、另一端用于与其他接口对接,从而导致电源插座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推动其他接口与排针对接时很容易因施力幅度过大而导致部分排针出现弯折的现象,从而容易引发排针偏位、折断、损坏等问题;2、长期或多次地与其他接口进行对接时,部分排针容易因出现晃动而与电源控制板等发生脱离,从而出现电源插座接触不良的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电源插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电源插座,它包括一限位座、一后壁面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对接座以及至少一个由若干个整体呈“L”形且相互间呈左右并排排列的针体组合而成的针排,所述针排的横向针脚穿过对接座的前壁面后置于对接座内、纵向针脚平行于对接座的前壁面并贯穿于限位座分布,所述限位座上形成有一叠置于对接座的侧壁上并与对接座活动连接的抵接板。
优选地,所述对接座上且与抵接板相叠置的侧壁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限位柱,所述抵接板夹持于两个限位柱之间;所述抵接板上且与限位柱相邻近的一侧开设有定位缺口,每个所述限位柱的周壁上均形成有对位嵌合于定位缺口内的定位凸起。
优选地,所述针排至少为两个,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针排的横向针脚之间呈上下并排分布。
优选地,所述限位座上且位于相邻的两个针排的纵向针脚的外端之间的侧壁上形成隔离板。
优选地,所述限位座上且位于针排的纵向针脚的外端的侧壁上形成有若干级与针排的数量相对应的阶梯台,每个所述针排的纵向针脚的外端均由相对应的阶梯台穿设而出。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通过抵接板装设于对接座上的限位座则可对针体的横向部分进行定位及固定支撑,避免了传统排针式车载电源插座由排针的纵向部分因缺少支撑结构而容易因针体的长度过长或者其他接口插接时推动力度过大等因素导致针体出现晃动、弯折、折断或者与电源控制板相脱离等问题的发生;同时,由于限位座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也提高了整个插座的部件装配、拆解及维护的便利性;其结构简单紧凑、拆装方便快捷、结构牢固稳定,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限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电源插座,它包括一限位座10、一后壁面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对接座20以及至少一个由若干个整体呈“L”形且相互间呈左右并排排列的针体(如15pin、16pin、20pin、32pin)组合而成的针排30,针排30的横向针脚穿过对接座30的前壁面后置于对接座20内、纵向针脚平行于对接座20的前壁面并贯穿于限位座10分布,在限位座10上形成有一叠置于对接座20的侧壁上并与对接座20活动连接(卡接、扣接或粘结等等)的抵接板11。由此,利用对接座20在为其他接口提供对接的结构空间及位置的同时也可对针体的横向部分提供固定支撑,同时利用通过抵接板11装设于对接座20上的限位座10则可对针体的横向部分进行定位及固定支撑,避免了传统排针式车载电源插座由排针的纵向部分因缺少支撑结构而容易因针体的长度过长或者其他接口插接时推动力度过大等因素导致针体出现晃动、弯折、折断或者与电源控制板(即PCB板)相脱离等问题的发生;同时由于限位座10采用活动连接(即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也提高了整个插座的部件装配、拆解及维护的便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双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双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55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