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专用调温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5559.6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4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诚;李霜;刘爱平;孙敏;张周莉;蔡沁玥;周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9/085 | 分类号: | B01D29/085;B01D35/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游诚华 |
地址: | 62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专用 调温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实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实验专用调温漏斗。
背景技术
在化学实验中,液体以及液固之间的分离均用到漏斗。漏斗是一个筒型物体,被用作把液体及幼粉状物体注入入口较细小的容器。漏斗在实验中必不可少,其能够有效分离和过滤,帮助物质有效洗脱和分离。
但是,在一些实验条件较为苛刻的试验中,普通漏斗使用及其不方便。例如,低温提取生物蛋白或低温提取叶绿素,这种必须保证在使用漏斗分离时,在低温环境下进行。为解决这一问题,试验人员经常在冷柜中进行提取分离,其过程麻烦。还有一些液体的分离必须是在熔融状态下,这就需要在漏斗中进行分离时保证温度,避免温度降低固化,过程复杂,操作麻烦。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保温玻璃漏斗(申请号:CN201020653657.5),将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漏斗嵌套在一起,斗壁上沿融合,漏斗颈部连接为一体,在两层斗壁之间形成空气夹层。外层斗壁的外侧上部有进水口,下部有出水口,与两层斗壁间的空气夹层相通。该申请文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过滤过程中温度不能调节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在使用过程中,现有的保温玻璃漏斗颈部管道容易被堵塞,不仅减慢的过滤速度,还会造成产量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专用调温漏斗,解决当室温较低时,在进行趁热过滤时,现有的保温玻璃漏斗颈部管道容易被堵塞,造成过滤速度减慢和产量下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实验专用调温漏斗,包括漏斗体和位于漏斗体底部的漏斗颈,所述漏斗体由外壁和内壁组成,在漏斗体的外壁和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空腔,在漏斗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与第一空腔相通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位于漏斗体的上部,第一出水口位于漏斗体的下部,在漏斗颈的外侧还设置有一个套管,所述套管与漏斗颈之间设置有第二空腔,在套管的外壁还设置有与第二空腔相通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位于套管的上部,第二出水口位于套管的下部。进一步的,现有技术中公开了调温漏斗,该漏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过滤过程中漏斗温度不能调节,影响物质分离和提纯效果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趁热过滤时,因逐渐温度降低,液相中某些物质会结晶,由于漏斗颈的管道较细长,滤液受冷结晶,就会粘结在颈部管道上,将漏斗颈堵塞,这样不仅减慢过滤速度,还会造成产量下降。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的漏斗,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在漏斗颈的外侧设置一个套管,该套管位于漏斗体底部且与第一空腔之间采用玻璃层隔断,套管与漏斗颈之间形成第二空腔,第二空腔与第一空腔不相通;并且在套管的外壁上设置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均匀与第二空腔相通,第二进水口位于套管的上部,第二出水口位于套管的下部。在第二进水口内灌入热水,热水可在第二空腔内形成一个保温层,对漏斗颈进行保温,这样避免了因温度降低而造成漏斗颈堵塞。
在套管的外侧还套有一个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外壁上开有一个直径为2mm~5mm凹槽,所述凹槽沿橡胶圈的周向方向设置。进一步的,在进行试验时,通过采用夹子将漏斗颈夹住,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漏斗颈通过采用玻璃支撑,并且为一个圆柱形管状结构,夹子与漏斗颈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容易打滑夹不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橡胶圈,沿橡胶圈周向方向上的外壁上开一个凹槽,夹子夹在凹槽位置,这样夹子被限制在凹槽内,避免出现夹子打滑而不稳的现象。将凹槽的直径在2mm~5mm之间,以匹配常用的实验夹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分别与热水循环泵或冷却水循环泵连接。进一步的,将进出水口与热水循环泵或冷却水循环泵连接可以保持稳定而持续的温度。当室温较低时,在进行趁热过滤时,因逐渐温度降低,液相中某些物质会结晶,从而堵塞漏斗的尖嘴和颈部,所以将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与热水循环泵连接;当室温较高时,分离混合相中的结晶产品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合相中已结晶的产品会溶解进入液相中(特别是在夏天),从而使产品得率减少,所以将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与冷却水循环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55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