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褥疮加热床垫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95217.4 | 申请日: | 2017-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4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蓉;肖红星;赵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肖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谭昉,胡辉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褥疮 加热 床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褥疮加热床垫。
背景技术
防褥疮床垫是通过多个相互连接的独立气室分别向不同气室内充气和放气,使气室增压或者减压支撑病人,通过气压的改变对病人的重点部位改变受力状况以及进行按摩。
目前有一些防褥疮床垫能够对接触人体皮肤的部分进行调温,这些调温的方式大多数是降温以改善透气性能不佳的问题。然而在寒冷的冬季,病人是不需要降温的,反而往往需要盖棉被才能对病人保温,并且病人背部的保温一般均较差。
因此,也有的医护场所在床垫表面增加电热毯进行加热保温,该方式需要用220V的交流电,而且与病人直接接触,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褥疮加热床垫。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褥疮加热床垫,包括充气床垫,所述充气床垫接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为碳纤维层,所述碳纤维层接有阳极接口和阴极接口,外置电源的两极分别连接阳极接口和阴极接口,所述的外置电源为电压低于36V的低压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碳纤维层配有温度监控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监控部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或连接在外置电源电路上的电流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气床垫外部还设有床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气床垫由不透气的布料围成至少一个气囊,所述布料包括用于贴合人体皮肤的上层以及远离上层的下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气床垫包括若干个气囊,各气囊为柱状并依次并行排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碳纤维层位于气囊内并贴附连接布料上层的内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碳纤维层位于气囊外并连接布料下层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碳纤维层配有散热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充气床垫上连接碳纤维层作为加热层,当碳纤维层通电后能够产生热量来对躺卧于床垫上的病人加热保温,并且为碳纤维层供电的电源为低于36V的低压电源,电源属于安全电压,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电压偏小的时候,发热量也不会太大,不容易发生烫伤的事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加热床垫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加热床垫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加热床垫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4所示的褥疮加热床垫,包括充气床垫100,充气床垫100连接有加热层,用于病人卧躺的加热和保温。所述的加热层为碳纤维层,碳纤维层接有阳极接口和阴极接口,外置电源2的两极分别连接阳极接口和阴极接口,以对碳纤维层供电。由于碳纤维层是导电体并具有一定的电阻,碳纤维层内会通过电流并生热。一般来说,外置电源2外还外接有并未图示的开关,以控制碳纤维层的导通。
所述的外置电源2为电压低于36V的低压电源,这种电源在安全电压以内,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电压偏小,发热量也不会太大,不容易发生烫伤的事故。
为了进一步避免烫伤或者发热量过大的问题,所述的碳纤维层配有温度监控部件,用以直接或间接地检测碳纤维层的发热温度。
进一步优选的,温度监控部件包括连接在外置电源2电路上的电流表3。根据Q=I2RT,由于碳纤维层的电阻不便,电路中的电流越大,发热量越大,因此通过监测电流值即能大致知道发热量。
另外,在并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温度监控部件可以是温度传感器,通过监测碳纤维层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上传至上位机来控制电压,从而控制碳纤维层的发热温度。
所述的充气床垫100由不透气的布料围成至少一个气囊,不透气的布料包括用于贴合人体皮肤的上层以及远离上层的下层。
参考图1的第一实施例,充气床垫100具有一个气囊101。所述的碳纤维层11可以是布层,碳纤维层11位于气囊101内并贴附连接气囊布料上层的内表面,布料上层的外表面用于支撑和贴附人体。本实施例中,碳纤维层11与气囊101的布料可以是一体成型。碳纤维层11的阳极接口和阴极接口可以用导线的方式引出气囊101,但不影响气囊的密封性能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肖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肖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52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