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使用性黄茶闷黄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4930.7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5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苏中强;何乐芝;吴颖;钱虹;郭旭生;余玲静;刘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红五环制茶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1 | 代理人: | 朱孔妙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性黄茶闷黄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使用性黄茶闷黄机。
背景技术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其加工方法近似于绿茶,其制作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
闷黄工艺需要在氧气含量相对较低或无氧环境下进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用于制作黄茶、或用于进行黄茶闷黄工艺的设备,目前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这种闷黄工艺步骤繁琐,纸张包装或湿布覆盖均难以提供较为良好的低氧或无氧环境,而且茶坯在堆积过程中进行闷黄也存在闷黄不均匀的现象,造成黄茶品质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使用性黄茶闷黄机,可实时监控闷黄时的氧气浓度大小,以便及时调整闷黄条件参数,提高黄茶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使用性黄茶闷黄机,包括内设空腔的密闭箱体,所述空腔内设有:
用于放置茶叶的多层托架;
用于向所述多层托架释放湿热气流的汽循环组件;
用于检测所述空腔内氧气浓度的氧气浓度传感器;
用于提示将茶叶放入所述多层托架的时间节点的警报器;
用于接收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根据该输出信号开启所述警报器的控制器。
在进行黄茶闷黄工艺时,将经由杀青、揉捻等工序之后的茶坯放置于多个茶盘上,然后将多个茶盘分别放置于本实用新型的各层托架上,关闭箱门,向汽循环组件中通入低氧或无氧的湿热气流,湿热气流将通过汽循环组件释放至密闭箱体的空腔内,促使茶坯在湿热气流作用下,湿热气流与茶坯发生均匀的热交换,从而使得茶坯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而且为了实时监控空腔内的氧气浓度含量,使得空腔内的氧气含量处于适宜浓度范围内,本实用新型预先在控制器内存储上腔体内氧气浓度的适宜数值范围,通过氧气浓度传感器对上腔体内的氧气浓度进行感应,并将感应信号输出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输出的信号数值与预先存储的氧气浓度范围进行比对,若处于预先存储的氧气适宜浓度范围时,控制器控制警报器开启,通过警报器提示可将茶叶放入所述多层托架上。通过该结构设置,使得茶叶可以在准确的时间节点内放入空腔内进行闷黄,使得操作更加方便,提高茶叶的闷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汽循环组件有多种结构形式,只要可以实现向空腔内释放低氧或是无氧的湿热气流即可,作为优选,所述汽循环组件包括:
用于驱使空腔内的空气流动以形成空气流的风机;
用于对所述空气流进行加热以获得热气流的空气加热器;
用于对所述热气流进行增湿以获得湿热气流的加湿器;
用于将所述湿热气流散布到多层托架上的布汽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空气加热器将经由风机形成的空气流加热,获得热气流,再通过加湿器对热气流进行增湿,获得湿热气流,最后通过布汽器将湿热气流散布于多层托架上,使得放置于各层托架上的茶盘内的茶叶均能与湿热气流均匀接触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耗氧单元为竹炭燃烧单元。竹炭燃烧时,消耗掉空气流中的氧气,从而起到降低空气流中的氧含量的作用。由于茶叶闷黄时,湿热气流需要与茶叶直接接触进行热交换,而且竹炭燃烧时,不会产生灰烬,因此当空气流通过耗氧单元时,除了可以降低空气中的氧含量以外,由于竹炭燃烧之后无灰烬,因此不会出现灰烬混入空气流中的现象发生,使得最终经由电加热单元加热以及加湿器加湿之后得到的湿热气流中不含有灰尘,当湿热气流与茶叶发生热交换时,不会给茶叶带来污染。
作为优选,所述密闭箱体内设有用于将空腔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的隔板,风机、空气加热器和加湿器位于下腔体内,多层托架和布汽器位于上腔体内,所述隔板上开设有气体回流口,该气体回流口处于所述风机的入风面侧。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气体回流口外接循环管道,循环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气体回流口以及风机的入风口相连接,可以将湿热气流从气体回流口处进入循环管道,最后从风机的入风口处进入密封箱体内,使得湿热气流重复利用,降低能耗。
作为优选,所述下腔体包括:
用于安装风机的风循环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红五环制茶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红五环制茶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49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炒茶机温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菊花茶的加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