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面全景成像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4789.0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1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兴;王世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中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6 | 分类号: | G02B13/06;G02B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延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面 全景 成像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系统和器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面全景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目前,360°全景监控系统中常用的鱼眼镜头成像质量不好,并且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大。鱼眼镜头需要旋转和倾斜才能够完成预定范围内的成像;鱼眼镜头通过可移动式部件完成旋转和倾斜,旋转和倾斜装置易导致日常磨损。并且当需要观察全景图像时,在多个屏幕间需要转换屏幕和角度在任何同一时刻。鱼眼镜头的上述特点增加了成本及控制难度。
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点的全景镜头势在必行。现有全景镜头通常包括沿同一光轴排列的全景透镜、多个光学透镜和影像传感器,光学透镜以及全景透镜分别获得前方以及环绕光学透镜光轴360度环场的全景光线,影像感测器能够接收从全景透镜以及成像透镜入射的光线形成全景图像。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全景镜头的优化升级研发出一种能够实现高清成像的球面全景成像镜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球面全景成像镜头,以实现全视角超广角成像,且结构紧凑、体积小巧、便于安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球面全景成像镜头,包括折反射镜组和中继镜组依次排列;其中,折反射镜组具有同轴布置并沿折反射镜组至中继镜组方向依次排列的折反射第一透镜(21)和折反射第二透镜(22),折反射第一透镜(21)和折反射第二透镜(22)通过连接面连接;折反射第一透镜(21)具有第一折射面(12)和第二内反射面(14);第一折射面(12)的中心内环边缘与第二内反射面(14)的外环边缘相接;折反射第二透镜(22)具有第一内反射面(13)和第二折射面(16);第一内反射面(13)的内环边缘与第二折射面(16)的外环边缘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面为平面。
进一步地,中继镜组与折反射镜组同轴布置。
进一步地,中继镜组由8片透镜组成;分别为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第七透镜(7),第八透镜(8)。
进一步地,第一透镜包含2个折射面,靠近折反射镜组方向折射面为球形凸面;另一折射面为球形凹面。
进一步地,所述像面处设置探测器接收光学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器的靶面大于9.5mm×9.5mm,接收完整的环形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器的靶面为9.5mm×4.8mm,偏心安装,接收半环形图像。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球面全景成像镜头提供适当的角放大倍率以扩大视场。
2)本实用新型球面全景成像镜头的视场和孔径都很大,较长的后工作距离确保了其它零件的安装空间。
3)所有透镜均为球面透镜,结构工艺性良好,有利于加工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球面全景成像镜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球面全景成像镜头光路示意图。
其中,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第五透镜,6-第六透镜,7第七透镜,8-第八透镜,9-像面,12-第一折射面,13-第一内反射面,14-第二内反射面,15-连接面,16-第二折射面,21-折反射第一透镜,22-折反射第二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有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是比较好的应用实例,但不应看作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球面全景成像镜头。包括折反射镜组和中继镜组依次排列;其中,折反射镜组具有同轴布置并沿折反射镜组至中继镜组方向依次排列的折反射第一透镜21和折反射第二透镜22,折反射第一透镜21和折反射第二透镜22通过连接面连接。中继镜组由8片透镜组成。
折反射第一透镜21具有第一折射面12和第二内反射面14,第一折射面12为通光口径为25-119mm的球形凸面,距连接面距离为40mm;第二内反射面14为通光口径为25mm的球形凹面,距连接面距离为37.5mm;第一折射面12的中心内环边缘与第二内反射面14的外环边缘相接;折反射第二透镜22具有第一内反射面13和第二折射面16;第一内反射面13为通光口径为21-72mm的球形凹面,距连接面距离为30mm;第二折射面16为通光口径为21mm的平面,,距连接面距离为28.7mm;第一内反射面13的内环边缘与第二折射面16的外环边缘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中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中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47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镜头及包括该摄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生物显微镜的光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