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离子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4019.6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1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萍;姜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柯西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A61L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马维丽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离子 发生 装置 空气净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负离子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负离子对于人的生命活动有着积极的影响,其具有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等功能。此外,还具有净化空气以及杀菌除臭等作用。鉴于此,人们研发出各种不同类型结构的负离子发射器,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现有的负离子发生器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利用直流高压静电放电而产生负离子的负离子发生器,另一种为利用瀑布效应而产生负离子的负离子发生器。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以上两种负离子发生器在接入电源后始终保持持续工作,并在其输出端恒定输出一定量的负离子。当工作一定时间后,由于空气的流通以及发生器的持续工作,便会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与超过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接触会对身体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离子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设备,旨在根据当前环境的臭氧浓度信息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输出的负离子发生量,从而使负离子浓度保持在预设范围内,从而避免对身体的伤害。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离子发生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控制电路、负离子发生电路和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的电源,其中:
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检测当前环境中的臭氧浓度值,并将其发送给所述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负离子发生电路相连,将接收到的臭氧浓度值与预设的臭氧浓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向所述负离子发生电路发送相应的驱动信号;
所述负离子发生电路根据接收到的驱动信号增加或减少负离子的发生量。
优选地,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的第二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当前环境中的人体感应信息以得出人体感应结果,并将该人体感应结果发送给所述控制电路,以使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给所述负离子发生电路,以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电路的开启或关闭。
优选地,所述负离子发生电路包括电感器、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二整流二极管、第三整流二极管、可控硅、变压器和负离子发生器,其中,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阴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与所述可控硅的栅极相连;
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阳极与所述可控硅的阴极相连;
所述可控硅的阳极与所述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阳极相连以及通过所述电感器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变压器次级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二端通过第二电容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相连;
所述第三整流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三限流电阻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相连。
优选地,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为多个并联设置的用于产生负离子的碳纤维。
优选地,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负离子发生电路之间的光耦隔离电路和可控硅电路,其中,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可控硅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负离子发生电路相连。
优选地,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电源相连、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电路相连。
优选地,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电源之间的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稳压器,所述稳压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以及与所述单片机相连的晶振电路和分压电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器为臭氧浓度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为人体感应传感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包括一端与市电相连的电源线以及容置于该空气净化设备的收容空间的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其中,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相连,以提供电源给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柯西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柯西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40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用伞袋
- 下一篇:无人机集群软件在环仿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