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加固混凝土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1189.9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5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叶香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香竹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钢绞线 加固 混凝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加固混凝土梁结构,适用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当混凝土梁承载力不够时传统方法是采用在混凝土梁底部采用钢梁进行加固,这种方法主要存在着以下缺点:钢梁和混凝土梁的刚度不一样,在受力情况下钢梁和混凝土梁的变形不一致,钢梁和混凝土楼板难以协同承力。试验表明当混凝土梁达到破坏边缘时钢梁承力往往达不到50%,钢梁的承载力发挥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加固混凝土梁结构,解决混凝土梁承载力不够的问题。
为了提高钢梁在受力过程中的承载力发挥度,对混凝土梁下部混凝土采用了预压的技术手段,由于混凝土梁在受力时中间位置会出现较大的弯矩,中间位置混凝土梁的截面下部混凝土会出现受拉现象,这个位置的混凝土在上部荷载不断增长时容易出现受拉破坏,故有必要在这个位置设置预压点。另外在沿跨度方向1/4位置和3/4位置均容易出现反弯点,剪力会很大,在这个部位设置预压点会使钢梁尽早参与受力,大大缓解混凝土梁的受力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混凝土梁下面设置钢梁,钢梁采用槽钢,混凝土梁的主筋与钢梁焊接,混凝土梁跨中位置设置中支点钢绞线,中支点钢绞线位于混凝土梁截面中部,混凝土梁截面中部设置预穿孔,预穿孔直径为35mm,中支点钢绞线直径为32mm,中支点钢绞线穿过预穿孔和混凝土楼板预留孔固定在钢锚固箍,混凝土楼板预留孔直径为35mm,与中支点钢绞线联接的钢锚固箍设置在混凝土楼板上方600~700mm位置,为了确保钢锚固箍和砖墙的连接,钢锚固箍环绕砖墙布置,钢锚固箍截面形状为正方形,组成钢锚固箍的钢板厚度为15~18mm,宽度为120~150mm;混凝土梁沿跨度方向1/4位置和3/4位置均设置边支点钢绞线,边支点钢绞线位于混凝土梁截面中部,混凝土梁截面中部设置预穿孔,预穿孔直径为35mm,边支点钢绞线直径为32mm,边支点钢绞线穿过预穿孔和混凝土楼板预留孔固定在钢锚固箍,混凝土楼板预留孔直径为35mm,与边支点钢绞线联接的钢锚固箍设置在混凝土楼板上方300~400mm位置。
本实用新型操作安全可靠,结构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预应力钢绞线加固混凝土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志:1、钢梁,2、中支点钢绞线,3、边支点钢绞线,4、钢锚固箍, 5、混凝土梁,6、混凝土楼板,7、砖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在混凝土梁5下面设置钢梁1,钢梁1采用槽钢,混凝土梁5的主筋与钢梁1焊接,混凝土梁5跨中位置设置中支点钢绞线2,中支点钢绞线2位于混凝土梁5截面中部,混凝土梁5截面中部设置预穿孔,预穿孔直径为35mm,中支点钢绞线2直径为32mm,中支点钢绞线2穿过预穿孔和混凝土楼板6预留孔固定在钢锚固箍4,混凝土楼板6预留孔直径为35mm,与中支点钢绞线2联接的钢锚固箍4设置在混凝土楼板6上方600mm位置,为了确保钢锚固箍4和砖墙7的连接,钢锚固箍4环绕砖墙7布置,钢锚固箍4截面形状为正方形,组成钢锚固箍4的钢板厚度为16mm,宽度为130mm;混凝土梁5沿跨度方向1/4位置和3/4位置均设置边支点钢绞线3,边支点钢绞线3位于混凝土梁5截面中部,混凝土梁5截面中部设置预穿孔,预穿孔直径为35mm,边支点钢绞线3直径为32mm,边支点钢绞线3穿过预穿孔和混凝土楼板6预留孔固定在钢锚固箍4,混凝土楼板6预留孔直径为35mm,与边支点钢绞线3联接的钢锚固箍4设置在混凝土楼板6上方300mm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香竹,未经叶香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11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层水平玻璃屋顶的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钢丝绳加固混凝土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