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高压配电柜通用测试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0050.2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0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马力;董树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埃而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07;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8 | 代理人: | 刘艳芝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高压 配电柜 通用 测试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配电柜通用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兴起,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纯电动及混合动力车辆已经日趋普及,对于纯电动车型一般系统电压在300-900V,对于高压安全是当前最应该考虑的,也是迫在眉睫的。新能源汽车用高压配电柜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有对新能源汽车电力分配、控制的作用。高压配电柜电气功能出厂检测使用万用表、开关电源的方式,如图1所示。
上述方案主要缺陷:
1、检测效率低,检测一台高压配电柜需要大量时间。
2、检测过程繁琐,需开关电源分别从外部接口给各继电器通电,并用万用表测量其通断以确定各路继电器、熔断器是否正常工作。
3、检测过程容易出现错检、漏检。
4、检测人员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配电柜通用测试工装,解决了目前采用万用表检测效率低、可视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新能源汽车高压配电柜通用测试工装,包括控制开关组合、指示灯组合、控制转接板、指示灯转接板、输出端口、开关电源、通讯接口、上位机,其中,
控制开关组合与控制转接板向继电器发出控制信号;
指示灯转接板和指示灯组合用于指示检测信号和负载状态信号;
输出端口用于与待测试负载连接;
开关电源用于为测试工装的部件提供电源;
通讯接口用于上位机与负载和控制转接板之间的信号传输;
上位机用于发送检测指令,显示负载状态信息、故障状态信息。
还包括配套连接器,该配套连接器一端与测试工装的输出端口连接,另一端与待检测负载的输入端口连接。
通讯接口为USB-CAN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检测时间可在原来的基础上缩减60%,只需插上各接插件即可进行检测。
2、检测步骤更加简单,只需拨动控制开关,操作BMS上位机软件即可实现检测。
3、检测结果可靠,2指示灯组合可清楚显示各项电气功能是否完备。
4、不同型号高压配电柜只需前期制作配套连接器均可与控制转接板、指示灯转接板连接通过该测试工装实现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万用表检测的线路连接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试工装的功能模块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测试工装的输出端口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过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新能源汽车高压配电柜通用测试工装,包括控制开关组合、指示灯组合、控制转接板、指示灯转接板、输出端口、开关电源、通讯接口、上位机,其中,
控制开关组合与控制转接板向继电器发出控制信号;
指示灯转接板和指示灯组合用于指示检测信号和负载状态信号;
输出端口用于与待测试负载连接;
开关电源用于为测试工装的部件提供电源;
通讯接口用于上位机与负载和控制转接板之间的信号传输;
上位机用于发送检测指令,显示负载状态信息、故障状态信息。
具体实施例,
该实用新型的输出端口电气原理图如图3所示,
新能源汽车高压配电柜通用测试工装,包括控制开关组合、指示灯组合、控制转接板、指示灯转接板、输出端口、开关电源、通讯接口、上位机,控制转接板和控制开关组合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向负载连接的继电器发出控制信号,负载包括预充、加热、空调、水暖、油泵、气泵、DC、充电、电机等,测试结果以及负载的工作状态通过指示灯转接板和指示灯组合进行显示;开关电源用于为测试工装的部件提供电源;上位机与配电柜之间通过USB-CAN接口连接,通过上位机向配电柜中的各负载以及控制转接板发出控制信号,负载的状态、故障信息等通过上位机进行显示。
为了进一步解决该测试工装的兼容性问题,还设计了配套连接器,该配套连接器一端与测试工装的输出端口连接,另一端与待检测负载的输入端口连接。针对不同的负载可以设计不同的配套连接器,有效解决了不同接口连接不兼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埃而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埃而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0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