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尿液导出存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9643.7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5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静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创龙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14;A61B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尿液 导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自动尿液导出存样装置。
背景技术
尿袋为有些病人经常使用的医疗器械,尿袋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导尿管引流到尿袋中。然而在引流开始时,需要将导尿管中的空气引出,否则其内的空气会流向尿袋中,而现有的尿袋都是软性材料,其上设有刻度,尿袋在开始时其为干瘪的形状,一但有空气进入时,尿袋会被撑起,空气撑起的尿袋势必影响尿袋的形状,被尿和空气同时撑起的尿袋势必影响了其上对应刻度的精确性。另一方面,在需要对尿液就行检验时,无法实现随时取样和精确取样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尿液导出存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全自动尿液导出存样装置,包括导管本体、导出管路、第一加强筋管、第二加强筋管、存样袋以及抗感染部件,所述抗感染部件和所述存样袋依次设置在所述导管本体上,在所述导管本体上均匀的设置有所述导出管路、所述第一加强筋管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管,在所述第一加强筋管内设置有伸直加强筋,在所述第二加强筋管内设置有弯曲加强筋,所述弯曲加强筋采用一端弯折角度为100-150°的弹性材料结构,所述导出管路、所述第一加强筋管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管两两之间的夹角为50-80°,所述存样袋包括袋本体、分流部件、导流管以及导流阀,所述袋本体设置在所述导管本体上,在所述袋本体内设置有分流部件,所述分流部件的底端与所述袋本体的内壁相连,在所述袋本体的下部设置有所述导流管,在所述导流管上设置有导流阀;
所述导出管路包括线型通道和锥形通道,所述锥形通道与所述线型通道交错设置,所述锥形通道采用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结构。
所述抗感染部件包括浸液部、液体储存部和消毒液导管,所述浸液部和所述液体储存部均贯穿所述导管本体,所述浸液部一侧设置有所述液体储存部,所述液体储存部包括储存腔、浸润部、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出液孔均匀的设置在所述浸润部上,所述浸润部一侧与所述浸液部相连,所述储存腔与所述浸润部另一侧相连,所述进液孔设置在所述储存腔上,在所述进液孔上设置有所述消毒液导管。
所述弯曲加强筋的弯折角度为120°。
所述弯曲加强筋的弯折距离为2.0-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导尿管内分别设置有伸直加强筋和弯曲加强筋,伸直加强筋的设置则是为了在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导尿时减少患者的痛苦,从而使得导管本体能够顺利的进入患者的尿管中,当导管本体进入患者尿管一定深度后,医护工作者能够将伸直加强筋从导管本体中抽出,使得弯曲加强筋的弯曲作用能够使得伸直的导管本体发生一定的弯曲,从而避免由于患者翻身而导致导尿管从体内脱落的情况发生,而弯曲加强筋的弯曲角度则不会损伤患者的尿管也不会使得患者有不舒适的感觉;导出管路采用锥形通道与线型通道交错设置,便于尿液顺利导出,也避免了尿液回流的情况;抗感染部件的设置则是避免伤口距离导尿部位过近,由于刚开始导尿时部分尿液还是会从导管本体中渗出,有污染患处的可能,从而造成患处的感染,而通过抗感染部件上的消毒液导管内间断注入消毒液,可使皮肤始终处理浸润状态而达到持续抗感染的效果;流入存样袋中的尿液,通过分流部件的分流作用一部分继续通过袋本体流向位于存样袋下部的导管本体中,另一部分则通过导流管以及导流阀的作用流出存样袋,用于检测存样,做到了实时对患者的尿液进行存样保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导管本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导管本体,2为导出管路,3为第一加强筋管,4为第二加强筋管,5为袋本体,6为分流部件,7为导流管,8为导流阀,9为线型通道,10为锥形通道,11为浸液部,12为储存腔,13为浸润部,14为进液孔,15为消毒液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1为导管本体,2为导出管路,3为第一加强筋管,4为第二加强筋管,5为袋本体,6为分流部件,7为导流管,8为导流阀,9为线型通道,10为锥形通道,11为浸液部,12为储存腔,13为浸润部,14为进液孔,15为消毒液导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创龙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津创龙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96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