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西林瓶倒瓶剔废理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7101.6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7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唐咏群;黄锡伟;陆本乐;胡胜;甘伯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56 | 分类号: | B65G47/25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庄沙丽,徐冬涛 |
地址: | 21006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西林 瓶倒瓶剔废理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西林瓶倒瓶剔废理瓶器,属于西林瓶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西林瓶冻干生产线来说,流水生产以趋于普遍化,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理瓶器对西林瓶进行理瓶,现有技术的理瓶器包括理瓶盘,理瓶盘上设有进瓶轨道,西林瓶通过进瓶轨道被传送到各个加工工位。由于西林瓶的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瓶子翻倒的现象,如果不对翻倒的瓶子进行清理,翻倒的瓶子就会进入到后续的加工工位,从而影响正常生产。现有技术中,有些厂家采用人工剔除翻倒的西林瓶,这样既浪费人力而且生产效率比较低;有些厂家采用自动检测对倒瓶进行剔废,自动检测的方式虽然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企业的投入成本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西林瓶倒瓶剔废理瓶器,可用于自动剔除翻倒的西林瓶,以解决现有技术倒瓶剔废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西林瓶倒瓶剔废理瓶器,包括理瓶盘,理瓶盘上设有进瓶轨道,所述进瓶轨道为末端向内倾斜的C形轨道,进瓶轨道向内倾斜的末端的前部具有第一弧形弯角,理瓶盘上位于第一弧形弯角的外侧设有倒瓶剔废口,倒瓶剔废口正对西林瓶前进方向。
所述进瓶轨道上位于第一弧形弯角的后面设有第二弧形弯角,第二弧形弯角的方向与第一弧形弯角的方向相反,第一弧形弯角与第二弧形弯角连接在一起形成S形。
所述倒瓶剔废口底部设有废瓶收集槽。
所述倒瓶剔废口处设有将倒瓶导入到废瓶收集槽内的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进瓶轨道末端向内倾斜,并在轨道向内倾斜的部分设置第一弧形弯角,西林瓶在沿轨道前进时,进入到轨道倾斜处,由于第一弧形弯角的阻拦,翻倒的西林瓶长度大不能通过第一弧形弯角,就直接进入到倒瓶剔废口内,正常的未翻倒的西林瓶则不受影响,可以顺利通过第一弧形弯角,继续沿轨道前进。本实用新型能将翻倒的西林瓶及时的移出传递轨道,而且不影响送瓶的速度,提高了整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和成本的投入。
进一步的,在第一弧形弯角后面连接第二弧形弯角,第一弧形弯角与第二弧形弯角形成S形轨道,这样不会改变整个进瓶轨道的大致位置,能比较方便的连接后续加工设备。
进一步的,废瓶收集槽可用于收集翻倒的西林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西林瓶倒瓶剔废理瓶器
包括理瓶盘1,理瓶盘1上设有进瓶轨道2,所述进瓶轨道2为末端向内倾斜的C形轨道,进瓶轨道2向内倾斜的末端的前部具有第一弧形弯角21,理瓶盘1上位于第一弧形弯角21的外侧设有倒瓶剔废口3,倒瓶剔废口3正对西林瓶前进方向。所述进瓶轨道2上位于第一弧形弯角21的后面设有第二弧形弯角22,第二弧形弯角22的方向与第一弧形弯角21的方向相反,第一弧形弯角21与第二弧形弯角22连接在一起形成S形。所述倒瓶剔废口3底部设有废瓶收集槽4。所述倒瓶剔废口3处设有将倒瓶导入到废瓶收集槽4内的导流板5。
西林瓶在沿轨道前进时,进入到轨道倾斜处,由于第一弧形弯角的阻拦,翻倒的西林瓶长度大不能通过第一弧形弯角,就直接进入到倒瓶剔废口内,废瓶收集槽将进入到倒瓶剔废口内的西林瓶收集起来;正常的未翻倒的西林瓶则不受影响,可以顺利通过第一弧形弯角,继续沿轨道前进。在第一弧形弯角后面连接第二弧形弯角,第一弧形弯角与第二弧形弯角形成S形轨道,这样不会改变整个进瓶轨道的大致位置,能比较方便的连接后续加工设备。本实用新型能将翻倒的西林瓶及时的移出传递轨道,而且不影响送瓶的速度,提高了整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和成本的投入。
虽然在以上实施例中已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包含所有等同的替代和变化。本实用新型未涉及的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或者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7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