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过空洞的桩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6313.2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8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纯波;田光付;于元峰;王自文;孙三祥;周天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地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6 | 分类号: | E04G23/06;E02D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郑兴旺 |
地址: | 1001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过 空洞 桩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老区改造中穿过空洞的桩基,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穿过空洞的桩基结构。
背景技术
随住房需求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很多老区均需要重新建造,在原有的地基上打桩作为新建筑的建筑基础。但是在一些老区建筑中,其地下的地质结构复杂,有些地方存在四通发达的空洞。
在原有的地基上直接打桩孔,钢筋笼下到桩孔,桩孔贯穿空洞设置,桩孔与空洞贯通,空洞在桩孔的侧壁形成空洞开口。在钢筋笼内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会从钢筋笼侧壁流出,从空洞开口处流到空洞中,大量的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从空洞中流失,造成混凝土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过空洞的桩基结构,在打入桩孔的钢筋笼上焊接钢套筒,钢套筒的位置挡住混凝土流失的位置,减少混凝土流入空洞中。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穿过空洞的桩基结构,用于带有空洞的桩孔,包括打入桩孔的钢筋笼,钢筋笼的外部罩设有挡住空洞开口的钢套筒,钢套筒包括与桩孔内径适配、导向钢筋笼下入桩孔的导向部,还包括箍设在钢筋笼外壁的固定部,导向部和固定部之间设有挡板,挡板的高度大于空洞沿钢套筒长度方向的直径。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打桩孔时,桩孔穿过空洞,桩孔与空洞贯通。在该桩孔内下放钢筋笼时,钢筋笼的外侧固定钢套筒,钢套筒的位置设置在能够遮挡住空洞的开口处。在桩孔内下放钢筋笼时,钢筋笼在导向部的作用下沿桩孔下滑,在下滑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如果钢套筒上下开口相同,在放入桩孔时,整个钢套筒的外侧壁与桩孔内壁接触摩擦,阻力增大。如果钢套筒紧贴在钢筋笼的外壁上,在放入桩孔时,需要另外增加导向机构,避免钢筋笼歪斜。
此外,在钢筋笼内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从钢筋笼内流出与桩孔粘合。如果将钢筋笼的外壁整个都设置钢套筒,混凝土和桩孔之间的粘合力不强。因此,钢套筒遮挡住空洞开口,可以保证钢筋笼其它部位与桩孔之间的粘合力。
本实用新型中钢套筒既可以遮挡空洞开口避免较多的混凝土从空洞处流失,又可以作为导向机构,避免在桩孔中放钢筋笼时,钢筋笼发生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导向部通过固定件与钢筋笼固定。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导向部通过固定件与钢筋笼固定,进一步增加钢套筒与钢筋笼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钢套筒的内壁设置若干加强筋,加强筋与钢套筒的上下端面平行。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钢套筒内壁设置加强筋,进一步增加钢套筒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钢套筒外壁开设有若干通气槽,通气槽沿钢套筒的固定部和导向部的连线方向设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钢筋笼在下放到桩孔中时,桩孔内部的气体上升从桩孔开口处逸出,在钢套筒外壁设置通气槽,增加桩孔上下部分之间的空气交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钢筋笼上端设置若干高出钢筋笼的钢筋头,钢筋头远离钢筋笼的一端抵设在桩孔内壁。
进一步地,钢筋头沿钢筋笼的周向方向均匀排布。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钢筋笼的上端部增加钢筋头,钢筋头另一端抵设在桩孔的内壁。在桩孔内放置钢筋笼时,钢筋头与钢套筒上的导向部相同起导向作用,避免钢筋笼晃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钢筋笼的外壁罩设钢套筒,钢套筒刚好遮挡住空洞的开口。钢套筒上还设有导向部,减少钢筋笼下放到桩孔内发生晃动,固定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穿过空洞的桩基结构;
图2为钢套筒内部的加强筋结构。
图中,1、桩孔;2、空洞;21、空洞开口;3、钢筋笼;31、纵筋;32、支撑筋;33、螺旋筋;34、加劲筋;35、钢筋头;36、桩尖;4、钢套筒;41、导向部;42、固定部;43、挡板;431、加强筋;432、通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穿过空洞的桩基结构,如图1所示,用于老区翻新的地基桩孔1,在原有的地基上打桩孔1,桩孔1穿过空洞2。空洞2与桩孔1贯通,空洞2在桩孔1的侧壁形成空洞2开口。穿过空洞2的桩基结构包括钢筋笼3,钢筋笼3内部浇筑有混凝土,钢筋笼3外部罩设有钢套筒4。钢筋笼3打入桩孔1中,钢套筒4遮挡空洞开口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地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未经北京爱地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63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板加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