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流量统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4385.3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9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英;刘文菡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M1/272 | 分类号: | G06M1/27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15 | 代理人: | 周大伟 |
地址: | 056006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流量 统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数统计系统技术领域,涉及到人流量统计系统,特别是一种便于安装的人流量统计系统。
背景技术
人流量统计系统在学校里的图书馆、自习室等一些公共场所都有应用,现有人流量统计系统的发射器和接收器都是直接装在门框上的,发射器的发射端朝向接收器的接收端并且二者左右对称设置,当有人经过时,接收器无法接收到发射器发出的信号,计数装置进行计数,如此即可实现人流量的统计。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正常行走和防止人为破坏,通常都需要在门框上开设安装槽,将发射器和接收器都装在安装槽内,为了确保接收器可以准确接收发射器发出的光线,安装时需要进行多次测量,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人流量统计系统,不用反复测量也可以确保发射器和接收器左右对称设置,结构简单,安装时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人流量统计系统,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关键是: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与发射器固定连接的第一高度调节杆、与接收器固定连接的第二高度调节杆,第一高度调节杆和第二高度调节杆结构相同都是包括上定位管、套装在上定位管内并与上定位管形成锁紧配合的下定位管,发射器/接收器与上定位管锁紧固定,上定位管与门框外侧的墙体紧密接触并固定连接、下定位管下端面与地面齐平、上定位管和下定位管的外壁上都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线且数值由下向上增大形成为发射器/接收器的高度调节结构。
所述的上定位管和下定位管上的刻度线都位于前端面上,下定位管下端的左右两侧都固定有水平板,水平板的下端面与下定位管的下端面齐平且水平板的后端面与墙体紧密接触形成为下定位管的防倾斜结构。
所述的上定位管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组定位件,每组定位件都包括两个沿上定位管轴线对称设置的定位片,定位片上设置有预制螺孔,预制螺孔内设置有锁紧螺栓,定位片与墙体紧密接触并借助锁紧螺栓与墙体固定连接。
所述的定位片与上定位管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的上定位管外围设置有与墙体固定连接的透明防护罩,定位片都位于透明防护罩内。
所述的透明防护罩是由顶板、底板、盖板和两个侧板固定连接形成的壳体结构,底板上与上定位管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过孔,两个侧板上都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定位沿,定位沿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定位螺栓,透明防护罩借助定位螺栓与墙体固定连接。
所述的上定位管上端固定有水平定位板,水平定位板沿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上定位管的外径且水平定位板的上端面与透明防护罩顶板的下端面紧密接触形成为透明防护罩的防倾斜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安装前,读取下定位管外漏的高度值h,读取发射器/接收器下端面到上定位管下端面之间的距离d,只要确保第一高度调节杆的h与d之和、第二高度调节杆的h与d之和相等即可,安装时使下定位管的下端面与地面紧密接触,然后将上定位管与墙体固定在一起即可,这样就能确保发射器和接收器对称设置,省去了反复测量定位的过程,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可以根据需要快速调节发射器/接收器下端面到地面的距离,以满足不同身高人群的统计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透明防护罩的A-A向视图。
附图中,1代表发射器,2代表接收器,3代表上定位管,4代表下定位管,5代表定位片,6代表锁紧螺栓,7代表透明防护罩,701代表底板,702代表盖板,703代表侧板,704代表过孔,705代表定位沿,706代表安装孔,707代表定位螺栓,8代表水平定位板,9代表水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人流量统计系统,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发射器1和接收器2,还包括与发射器1固定连接的第一高度调节杆、与接收器2固定连接的第二高度调节杆,第一高度调节杆和第二高度调节杆结构相同都是包括上定位管3、套装在上定位管3内并与上定位管3形成锁紧配合的下定位管4,可以调节下定位管4外漏的长度,发射器1/接收器2与上定位管3锁紧固定,可以调节发射器1/接收器2下端面到上定位管3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上定位管3与门框外侧的墙体紧密接触并固定连接、下定位管4下端面与地面齐平、上定位管3和下定位管4的外壁上都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线且数值由下向上增大形成为发射器1/接收器2的高度调节结构,图1中左侧为发射器1及其高度调节结构,右侧为接收器2及其高度调节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学院,未经邯郸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43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