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胃胀气充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2936.2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5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邱洪波;窦刚;成小燕;李扬;唐乐;李俊杰;姬茜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12;A61F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6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胀气 充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防止胃胀气充盈装置。
背景技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短频快的比较成熟的微创外科手术,已成为治疗非复杂性胆石症的“金标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常规患者只需要住院3天左右,即可出院。然而,在这样的微创手术的术前准备期间,需要常规胃肠减压,若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期间吸入过多的气体会引起胃胀气过度充盈,影响胆囊三角的暴露,进而影响手术视野的暴露,使得外科医生的手术操作困难,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目前解决办法有两种,一种是术前留置胃管,一种是不留置胃管在全麻诱导期一人用手掌按压患者上腹部,防止气体进入胃内,也有护理人员在麻醉诱导期正压通气时,食指、中指轻压环状软骨,可压闭食管,防止面罩加压吸氧的气体进入胃肠道;待肌肉松弛起效,行气管插管同时用手掌行上腹部加压,将胃内多余气体挤出,可防止胃胀气,这种方法虽然行之有效,却占用人力资源,护理人员无法再做其它相关护理操作,影响了手术开台时间。
而术前留置胃管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手术患者会有各种的身心不适感,患者多有恶心、呕吐,鼻眼分泌液体等症状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患者的不舒适感;从而影响患者手术康复。
因此胃胀气充盈问题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长期困扰医护人员的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避免患者术前留置胃管所带来的的不适的防胃胀气充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胃胀气充盈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挤压部件及固定部件,挤压部件放置在患者的剑突与肚脐之间,上述固定部件一端固定在挤压部件上,固定部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床架上;通过固定部件固定施压使得挤压部件作用在患者的胃部。
上述挤压部件为能够发生形变的软体。
上述挤压部件为硅胶垫或抱枕。
上述固定部件为固定带;上述固定带一端上表面设置有粘合带刺面;所述固定带另一端下表面设置有粘合带绒面;所述固定带的材质为柔性材料。
上述固定带的材质为帆布;上述挤压部件的材质为硅胶。
上述固定带长为180cm,宽为10cm。
上述挤压部件长为20cm,宽为15cm、高为6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点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止胃胀气充盈装置。该装置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此装置操作简单,实用,成本低廉,可避免为患者术前留置胃管,避免因留置胃管为患者带来的各种身心不适感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避免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期间吸入过多的气体引起胃胀气过度充盈,影响胆囊三角的暴露。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利于外科医生操作。同时也符合现代外科提出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追求患者术前不常规留置各种管路,又利于患者早期活动。可加速患者的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减少侵入性操作,增加了手术患者的舒适性,体现人性化护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挤压部件、2-固定带、3-粘合带刺面、4-粘合带绒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结合图1、图2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胃胀气充盈装置,一种防止胃胀气充盈装置,包括挤压部件1及固定部件,挤压部件1放置在患者的剑突与肚脐之间,固定部件一端固定在挤压部件1上,固定部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床架上;通过固定部件固定施压使得挤压部件作用在患者的胃部。挤压部件1为能够发生形变的软体。挤压部件1为硅胶垫或抱枕。固定部件为固定带2;固定带2一端上表面设置有粘合带刺面3;固定带2另一端下表面设置有粘合带绒面4;固定带2的材质为柔性材料。固定带2的材质为帆布;挤压部件1的材质为硅胶。固定带2长为180cm,宽为10cm。挤压部件1长为20cm,宽为15cm、高为6cm。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挤压部件为长方形硅胶垫,长20cm,宽15cm、高6cm;固定带为一条长180cm,宽10cm的帆布带;所述帆布带与硅胶垫粘合在一起,其中帆布带右侧正上方有70cm长的粘合带刺面,左侧帆布带下方为70cm长的粘合带绒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29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脂肪组织再生的装置
- 下一篇:袖套融合式腹腔气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