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扬声器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2551.6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4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竹;王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阿凡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3216 | 代理人: | 曹俊 |
地址: | 新加坡宏茂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扬声器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的扬声器箱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
相关技术的扬声器箱包括下盖、与该下盖组配形成收容空间的上盖、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以及柔性电路板,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割成前腔和后腔,相关技术的扬声器箱在所述后腔内设置挡壁,将所述后腔分隔,形成可填设吸音颗粒的虚拟声腔,从而改善所述扬声器箱的声学性能。
然而,相关技术的扬声器箱中,所述挡壁会堵塞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气流通道,并且所述挡壁要使得可利用腔体的体积受限,部分空间不能有效利用,且所述挡壁也占用一定空间,限制了所述扬声器箱的音频性能。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大可利用腔体体积、音频性能好的扬声器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以及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盆架以及收容在所述盆架内的磁路系统及具有振膜的振动系统,所述振膜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与后腔,所述振膜与正对所述振膜的所述壳体之间围成所述前腔,所述收容空间内固定有透气隔离件,所述透气隔离件呈拱形结构,所述透气隔离件相对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平贴固定,所述透气隔离件的中部朝远离所述壳体的内壁方向延伸,所述透气隔离件相对的两侧边连接所述透气隔离件两端部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间隔设置,所述壳体还包括自所述内壁朝所述侧边延伸并与所述透气隔离件两侧边对应固定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与所述侧边一一对应,所述内壁、所述支撑筋及所述透气隔离件围成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封装有吸音材料。
优选的,所述透气隔离件设置在所述后腔内,所述壳体包括正对所述振膜的顶板、与所述顶板相对的底板以及自所述顶板朝所述底板延伸的侧板,所述盆架安装在顶板,所述振膜安装在所述盆架与所述顶板之间并与所述顶板间隔形成所述前腔。
优选的,所述支撑筋包括自所述顶板内表面延伸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筋和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一支撑筋与所述侧板抵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筋包括与所述透气隔离件贴合的支撑面以及自所述支撑面边缘延伸的正对所述第一支撑筋的侧壁,所述侧壁自所述支撑面朝向所述顶板凹陷形成有台阶部。
优选的,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盆架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自所述盆架伸出并经所述收纳腔延伸至所述后腔内,所述柔性电路板至少对应所述收纳腔的位置处与所述顶板贴合。
优选的,所述顶板对应所述收纳腔向远离所述顶板的方向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支撑筋之间,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凹槽贴合。
优选的,沿所述底板至所述顶板的方向,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支撑筋在所述顶板上的正投影互不重叠。
优选的,还包括贯穿所述顶板设置的填充孔,所述填充孔连通所述收纳腔与外界,所述吸音材料通过所述填充孔灌入所述收纳腔,所述扬声器箱进一步包括覆盖并密封所述填充孔的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支撑筋、所述顶板以及所述侧板一体注塑成型。
优选的,所述透气隔离件为无纺布、尼龙编织网、羊毛编织网、金属网或纸张。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的前腔或者后腔内设置支撑筋、以及盖设于支撑筋的透气隔离件,即形成了填充吸音颗粒的收纳腔,支撑筋不会堵塞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气流通道,从而提高了扬声器箱的声学性能;另外,尤其设置在后腔内时,柔性电路板与凹槽贴合且与支撑筋在底板方向上的投影互不重叠,从而支撑筋不需要避让柔性电路板,进一步扩大虚拟声腔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扬声器箱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扬声器箱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扬声器箱B部分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25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