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2479.7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9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孙福;邵长斌;王蒙蒙;王莉敏;许华辉;李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智拓固相增材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714000 陕西省渭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通常是将热量从流体或气体中带走或增加热量到流体或气体中。换热器的一个主要的设计目的是提高换热效率。同时在换热器中需要一定的压力促进流体的流动,因此泵或其他流体压力设备会应用于换热器内,使流体顺利通过。
现有技术中,流体在换热器的内腔中的流动形式主要为层流,换热效率较差;或者在换热器中增加传热元件的表面积,来提高换热器的热效率,但压降损失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流体在换热器的内腔中的流动形式主要为层流,换热效率较差;或者在换热器中增加传热元件的表面积,来提高换热器的热效率,但压降损失较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包括冷流体通道和热流体通道;所述冷流体通道内具有阻碍部,所述阻碍部位于所述冷流体通道内的流体流动方向上,以在所述冷流体通道内产生湍流;所述热流体通道内也具有阻碍部,所述阻碍部位于所述热流体通道内的流体流动方向上,以在所述热流体通道内产生湍流。
进一步地,所述阻碍部包括凸出部和/或凹陷部。
进一步地,所述阻碍部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包括主凸出部和辅凸出部,所述辅凸出部设置在主凸出部上,并伸向所述冷流体通道或热流体通道。
进一步地,阻碍部包括凸出部,且所述凸出部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的朝向不同。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凸出部之间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阻碍部包括凸出部,且所述凸出部上具有弯曲部和/或扭转部,以用于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阻碍部为菱形柱体或楔形柱体或椎体。
进一步地,所述阻碍部由多个薄板组成;多个所述薄板层叠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包括冷流体的进口和出口、热流体的进口和出口;所述冷流体的进口和出口、热流体的进口和出口在同一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包括冷流体通道和热流体通道;所述冷流体通道内具有阻碍部,所述阻碍部位于所述冷流体通道内的流体流动方向上,以在所述冷流体通道内产生湍流;所述热流体通道内也具有阻碍部,所述阻碍部位于所述热流体通道内的流体流动方向上,以在所述热流体通道内产生湍流。换热器中一般设置有一定的压力,冷流体和热流体分别在冷流体通道和热流体通道流动,阻碍部改变了流体的流动方向,流体容易形成湍流,当流体以湍流的形式流动时,主要以涡流方式散热,热传递效率提高;同时,流体湍流,流体在换热器中的压降损失较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的第一种阻碍部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的第一种阻碍部上有流体通过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的第二种阻碍部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的第三种阻碍部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的第四种阻碍部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的第五种阻碍部的立体图;
图9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的第六种阻碍部的立体图。
图标:1-冷流体进口;2-冷流体出口;3-热流体进口;4-热流体出口;10-流通通道;11-阻碍部;12-凸出部;121-弯曲部;122-扭转部;1221-扭转部A;1222-扭转部B;13-薄板;14-层板;20-流体;131-楔形柱体顶部;132-楔形柱体底部;133-楔形柱侧面;134-菱形柱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智拓固相增材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智拓固相增材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24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