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发电机组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9794.4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1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普力司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兴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4389 | 代理人: | 饶钱,蔡喜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发电 机组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组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体式发电机组散热器。
背景技术
发电机组一般都是由发动机(提供动能)、发电机(产生电流)、控制系统来组成,发电机组有柴油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汽油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发电机组、水力发电机组、燃煤发电机组等,发电机组是指能将机械能或其它可再生能源转变成电能的发电设备,一般我们常见的发电机组通常由汽轮机、水轮机或内燃机驱动,可再生新能源包括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目前,发电机组散热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电机组的使用,发电机组的水冷系统中的散热器一般由进水室、出水室、主片及散热器芯三部分构成,但是现有的发电机组使用的散热器,当发电机组需要散发大量的热量时,这种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将会大大降低,散热效果不佳,使用寿命较短,因此,一种散热良好的分体式发电机组散热器的出现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发电机组散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发电机组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不佳,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发电机组散热器,包括冷水箱和主片,所述冷水箱的一端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端连接有水泵,所述输水管的一侧连接有散热管,所述输水管与散热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水膜,所述散热管的一侧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散热管的连接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连接有热交换器,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热交换器通过出水管与发电机组相连,所述发电机组的一侧连接有散热筒体,所述主片的一侧连接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带片,所述散热筒体的前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有两个,所述通孔与散热管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筒体与发电机组的连接处设置有冷水塑料膜,所述散热筒体为镀锌铝合金构件。
优选的,所述散热管设置有两个,所述散热管为镀锌钢管,所述散热管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导水膜。
优选的,所述主片的一侧边缘处设置有凸包,所述凸包的一端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与散热带片构成一个密封的冷却区域,所述散热带片均匀的分布在散热管和冷却管之间。
优选的,所述散热筒体的表面中部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设置有多个,所述格栅的一侧连接有边板,所述边板为耐热类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冷却管和散热带片,冷却管和散热带片之间进行焊接,使之形成了一个密封的冷却区域,冷水箱中的冷水在水泵的作用下,通过输水管输送到散热管中,散热管将热量进行传导,经过冷却管和散热带片形成的冷却区域,对热量进行吸收,能够对发电机组进行有效的散热,而发电机组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使得进水管中的水更好的吸收内部产生的热量,并且散热筒体上的格栅具有更好的导热效果,提高散热的效率,散热效果更佳,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发电机组散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发电机组散热器的散热管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发电机组散热器的散热筒体结构图。
图中:1-热交换器、2-导流管、3-进水管、4-出水管、5-发电机组、6-散热筒体、7-冷水箱、8-水泵、9-输水管、10-散热管、11-凸包、12-冷却管、13-散热带片、14-主片、15-格栅、16-边板、1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普力司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普力司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97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