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助剂输送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9415.1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7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黎益观;程珠龙;黎益明;周士奇;王磊;张永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良田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28 | 分类号: | B67C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剂 输送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剂辅助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助剂输送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助剂生产过程中,一般通过管道来对呈液态的产品在各个工位之间进行输送,最后再将液态产品进行称量收集。
而现有对助剂的收集过程是在最终产品输出管道的下方设置一个计量称,将盛装助剂的容器置于计量称上,在输出管道的底部设置一个阀门来控制输出管道的启闭,由工作人员来观察计量称的数字,当达到所需的量时,通过关闭阀门来停止输出管道进行放料,但是阀门的关闭需要时间,所以会对输出管道的输出量无法精确地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助剂输送收集装置,通过阀门以及启闭塞能够在输送管和下料管中形成一个定量的空间,当内部充满液体产品时,则确定了每次所需收集的产品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助剂输送收集装置,包括机架和连接于机架且相连通的输送管和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呈竖直设置,所述输送管设有至少一个阀门,所述下料管内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有启闭塞,所述下料管与启闭塞之间形成有储液空间,所述启闭塞受力升降与下料管实现密封或开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输送管将反应所得的液体料输送至储液空间内,当输送管和储液空间中充满液体料时,利用阀门来截断输送管,从而利用输送管和储液空间中预先设置好的体积来匹配所需收集的液体量,此时再通过推动启闭塞,使其与下料管之间进行开启,进而使输送管和储液空间中的液体料能够全部进入至盛装料桶中,无需根据称量来确定每次所放出的量,只要将输送管和储液空间全部充满则确定了每次输出的液体量,无需人为观察称量数字并控制阀门启闭,也减少了阀门启闭过程中所造成的误差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闭塞包括呈竖直设置且穿设于下料管的推杆、一体成型于推杆穿设于下料管下端的密闭端头,所述密闭端头密封配合于下料管远离输送管一端,所述推杆与下料管呈滑移且密封配合;所述下料管上端设有启闭气缸,所述启闭气缸连接于推杆背离密闭端头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启闭气缸驱动推杆实现上下移动时,密闭端头将会实现和下料管输出口的密封或开启,使下料过程更加方便,也利用启闭气缸的力来提升密闭端头和下料管的密封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杆外套设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外壁密封配合于下料管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靠密封套能够提升推杆和下料管之间的密封性能,使没有下料时,能够避免液体料从推杆和下料管之间渗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门沿输送管输送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靠多个阀门能够对输送管分成若干个空间,和储液空间的配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内部体积,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下料需求来选择利用其中一个阀门来对输送管进行截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管呈倾斜设置且靠近下料管一端低于远离下料管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启闭塞和下料管脱离并打开时,输送管内的液体料能够凭借其自身的重力而流动至下料管的下端开口处,从而能将输送管和储液空间内的所有液体料能够进行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管远离输送管一端设有挡风罩,所述挡风罩穿设有排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石油助剂具有刺激性气体,所以在下料过程中利用挡风罩和排气管对所产生的气体进行抽出,避免对内部环境和工人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位于下料管下方设有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包括底板和沿竖直方向升降的举升板,所述底板内设有呈竖直设置的油缸,所述油缸活塞杆连接于举升板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石油助剂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所以在下料过程时,利用油缸对举升板进行抬升,使放置在举升板上的接料桶的上端能够插接至挡风罩内,从而使排气管能够尽量将所溢出的气体进行全部排出,并缩短下料管和接料桶之间的距离,避免在下料过程会造成液体的溅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合输送管上的若干阀门,从而将输送管分成若干段,进而与储液空间形成不同的体积,使整个装置能够对不同量的液体进行定量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输送管和下料管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下料管内部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I部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推杆和密闭端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良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良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94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