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理疗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9400.5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7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解渤 | 申请(专利权)人: | 解渤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北京市昌平区领袖***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理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生理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理疗舱。
背景技术
科学家们发现世上任何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只是发射波长不一样。生命科学研究证实,人体本身是一个远红外辐射源,既可以吸收又可以发射远红外光,其发射的5.6um-15um远红外线占整个人体总能量的50%以上。所以当远红外线照射人体时,其频率与身体中的细胞分子、原子间的水分子运动频率相一致时,引起共振效应,改善人体微循环。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其波长范围大约为400~760nm,不同频度和强度的可见光可以刺激人的大脑皮层,进而产生不同的身体激素,从而影响人的精神以及情绪。理疗仪就是利用远红外光线对人体进行理疗,促进身体健康。
以往的家用或医用理疗仪因远红外发生器的材质及耗能的限制,偏重于局部治疗效果,比如远红外灯的照射、热敷贴的使用等等,不能对使用者的整个身体进行理疗。但是治疗全身性或身心性疾病的病人必然需要大面积的调节,这些理疗仪不能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理疗舱,该理疗舱能够实现对人体大面积甚至全身的微循环调节,影响人体精神状态,改善使用者的情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理疗舱,包括舱体、床体、可见光发生器和石墨烯远红外发生器;所述床体设置于所述舱体内,所述可见光发生器与石墨烯远红外发生器配合形成覆盖于整个所述床体的理疗区域。
进一步地,石墨烯远红外发生器包括石墨烯发热体;所述可见光发生器包括LED灯。
进一步地,所述舱体上部包括外部的透明隔热层,所述石墨烯发热体设置于所述透明隔热层的内侧、且所述LED灯点缀设置于所述石墨烯发热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包括多个依次排列设置的钢化塑料管,所述钢化塑料管包括外层的所述石墨烯发热体和穿设于所述钢化塑料管内的LED灯。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石墨烯发热体的温度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舱体内部设置有温度感应装置,所述舱体外部设置有触摸屏控制器;
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和所述触摸屏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LED灯的可见光控制装置,所述LED灯与所述可见光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隔热层的形状弧面、且以拱形扣合在所述床体上;
所述石墨烯发热体的形状为与所述透明隔热层相适应的弧面、且以片状依次排列分布在所述透明隔热层内侧,所述石墨烯发热体的数量为8片。
进一步地,所述舱体的一端为开口结构,使用者通过所述开口结构进入所述舱体。
进一步地,所述舱体包括舱体上壳和舱体下壳,所述舱体下壳为有机塑料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理疗舱,包括舱体、床体、可见光发生器和石墨烯远红外发生器;床体设置于舱体内,可见光发生器与石墨烯远红外发生器配合形成覆盖于整个床体的理疗区域。使用中,使用者进入舱体并躺在或趴在床体上,此时,使用者的全身均处于舱体内,可见光发生器与石墨烯远红外发生器配合形成覆盖于整个床体的理疗区域。石墨烯远红外发生器可以产生远红外线改善使用者全身的微循环。而可见光发生器可产生可见光,通过调节其可见光光谱内的频段及强度,可以用来改善使用者的情绪。可以看出,该理疗舱可以对使用者的身体大面积甚至全身进行理疗,提高了理疗效果,更全面地促进了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理疗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床体;2-石墨烯发热体;3-LED灯;
4-透明隔热层;5-床架;6-触摸屏控制器;
7-舱体上壳;8-舱体下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解渤,未经解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9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