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9222.6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4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黎益观;程珠龙;黎益明;周士奇;王磊;张永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良田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反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公告号为CN203470000U,公告日为2014.03.12的中国专利《一种带有高效搅拌装置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设于反应釜内由电机驱动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安装于搅拌轴端部的桨叶式搅拌结构,在搅拌轴上端还设有垂直于搅拌轴轴线多层布置的搅拌叶片。
上述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高效搅拌装置的反应釜,安装简单易干操作,搅拌过程中定子和搅拌叶片配合,提高搅拌力度,不仅能使反应釜内物质在较短时间内分散地更加均匀,而且保证了反应釜内的物料都充分得到搅拌,提高了搅拌效率和生产效率。但是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搅拌叶片只对物料进行单方向的搅动,对于物料之间的混合反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效率高的新型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反应釜,包括釜体以及位于所述釜体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搅拌叶片远离所述搅拌轴的一侧设置有波浪状的扰流板,所述搅拌轴下端连接有锚式搅拌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上连接螺旋叶片,在搅拌轴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螺旋叶片对物料进行搅动,使物料受到沿搅拌轴轴向的作用力,实现物料在搅拌轴轴向的移动,便于上下物料之间的混合。在搅拌叶片上设置的扰流板呈波浪状,能够将物料推向不同的方位,形成不同区域之间的物料混合、反应,提升搅拌效率。而在搅拌轴的下端连接锚式搅拌叶,便于对釜体下端的物料进行搅拌,便于形成釜体下端物料流动,从而提升混合的均匀度,提升物料之间的混合、反应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叶片远离所述搅拌轴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扰流板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上的螺纹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扰流板通过螺纹杆连接在搅拌叶片上的连接块上,实现对扰流板的固定,扰流板能够进行稳定的搅拌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当定位螺母拧紧并且抵接在连接块上时,实现对螺纹杆的位置固定,从而可以将扰流板保持在一定的角度,可以根据工作所需来调整扰流板的角度,提升搅拌效果,从而提升物料之间的混合、反应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轴下端设置有用于卡设所述锚式搅拌叶的卡槽,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穿设过所述锚式搅拌叶的定位销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下端设置的卡槽用于卡设锚式搅拌叶,使锚式搅拌叶能够保持在釜体的中部位置,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对两侧的搅拌力度比较均匀。设置在搅拌轴上的定位销组穿设过锚式搅拌叶,实现对锚式搅拌叶的位置固定,提升锚式搅拌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锚式搅拌叶两侧分别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定位销组上的橡胶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环的设置用于填补锚式搅拌叶和搅拌轴之间的间隙,从而对锚式搅拌叶的位置进行限定,提升锚式搅拌叶的稳定性,提升对物料的搅拌效果,并且由于橡胶环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安装时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的内壁上位于相邻的所述搅拌叶片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呈螺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釜体上设置的挡板用于对流动中的物料进行阻挡,并且物料撞击到挡板上会发生反弹,从而提升混合、反应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搅拌轴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螺旋叶片的作用给予物料沿搅拌轴轴向的作用力,实现物料在搅拌轴轴向的移动,提升上下物料之间的混合效率。
在搅拌叶片上设置的扰流板能够对周侧的物料进行搅动,并且扰流板呈波浪状设置,能够将物料推向不同的方向,从而提升物料之间混合的效率。而扰流板上设置的螺纹杆连接在搅拌叶片上的连接块上,实现对扰流板的固定,在螺纹杆上连接的定位螺母实现对螺纹杆的位置固定,将扰流板保持在一定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良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良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92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宣肺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鼻窦炎的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