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备攻丝废渣与攻丝液在线分离功能的运输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9025.4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9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法;张瑞;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信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B62B5/00;B01D29/01;B01D29/9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8 | 代理人: | 王挺,柯凯敏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废渣 攻丝液 在线 分离 功能 运输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横拉杆端部攻丝后的废渣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攻丝废渣与攻丝液在线分离功能的运输小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横拉杆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横拉杆的两杆端进行攻丝加工,以便于在该两端部装配左接头总成和右接头总成。在机械自动化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横拉杆的攻丝操作已经完全依托攻丝机床来实现。在横拉杆端部攻丝的过程中,大量的攻丝废渣开始出现,并逐渐集聚于攻丝机床底部处的废渣槽内,这就需要依托人工使用运输小车从而将攻丝废渣运出车间,并通过后续处理来获得其剩余价值。然而,由于螺纹攻丝过程往往伴随着攻丝头与工件的急剧摩擦,因此需要配备专门的攻丝液来进行攻丝润滑操作,从而起到降低工件粗糙度、防止工件表面擦伤以及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的功能,这会导致在攻丝废渣形成的同时,大量的攻丝液也会伴随攻丝的进行而连同攻丝废渣一起落入废渣槽内。在操作人员将攻丝废渣搬运到运输小车并运输到指定的废渣堆放点时:一方面,大量攻丝液集聚在运输小车的车底,长时间会导致运输小车车底污物淤结,必须时常清洗。而厂房用的运输小车往往整体由钢板箱加行走轮制成,车身极重而无法作出倾斜擦洗等操作,清洗人员必须长时间躬身清洗,致使每次对车体尤其是车底处攻丝液的清洗操作效率极低。另一方面,攻丝废渣在运输至废渣堆放点时,仍然携带着大量的攻丝液,导致废渣堆放点地面湿滑不堪,容易引发人身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具备攻丝废渣与攻丝液在线分离功能的运输小车,其可实现运输过程中的攻丝废渣与攻丝液的在线分离操作,从而有效提升攻丝废渣的利用效率,运输小车的工作洁净性亦可得到有效保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备攻丝废渣与攻丝液在线分离功能的运输小车,包括带有行走轮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外形呈开口朝上的长方盒体状构造,在车体内腔处套设有长方盒体状的内斗;所述内斗的斗沿由上而下的搭在车体的车沿上从而使得两者形成限位内斗向下位移的止口配合;内斗的底部布置用于分离攻丝废渣与攻丝液的滤网,车体的内腔腔底与内斗的底部所围合的车体内空间形成供攻丝液储存的空间,车体侧壁处开设有连通该空间与外部环境的排水阀。
优选的,沿车体的车沿而在车体内壁处环绕布置有一圈加强框,所述内斗外形呈桶口朝上且口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四棱桶状结构,内斗的斗沿处设置外翻边从而通过外翻边的下板面止口配合于加强框的上板面处。
优选的,所述加强框外形呈与车体车沿适配的长方框状构造,外翻边的两道长边的上板面处布置有便于由下而上的卸除内斗的把手。
优选的,所述车体的内腔底面外形呈倾斜面状结构,且该内腔底面的最低端位于排水阀一侧处。
优选的,所述车体在排水阀所在侧壁处设置便于推动车体的车把。
优选的,所述行走轮为万向轮,行走轮为四组且两两对应的布置于车体底部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脱离了传统的先运输后分离的攻丝废渣运输思路,转而通过在传统车体内腔设置带滤网的内斗,并以止口配合将内斗搭接于车体内,从而实现了内斗处攻丝液与攻丝废渣的在线运输及滤离功能。被滤除的攻丝液积聚于车体内腔腔底,之后通过排水阀即可实现该攻丝液的排除目的。由于攻丝液可以即时分离及排除,一方面保证了攻丝废渣在堆放时已经被滤除了极大的水分,从而确保了废渣堆放点处地面的清洁性;另一方面攻丝液也不会因冷凝等状况而淤积于车体内腔腔底处,这显然也助于保证车体自身的内部洁净性,也为后期的车体清理操作降低了难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车体与内斗的分离搭接技术,利用滤网及排水阀的彼此协作,其操作简便快捷而工作可靠稳定。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的实现运输过程中的攻丝废渣与攻丝液的在线分离操作,从而提升攻丝废渣的利用效率,运输小车的工作洁净性亦可得到有效保证。
2)、考虑到内斗作为攻丝废渣的承载体,自然重量极重。通过加强框来加固车体车沿,从而使得内斗能更为稳妥的与车体车沿处加强框间构成搭接配合。内斗的斗沿处设置外翻边,通过外翻边与加强框间的面接触配合,则显然能进一步的提升上述搭接操作的可靠性。实际实用时,甚至可考虑在内斗处外翻边的上板面处布置把手,从而在需要对内斗甚至车体内腔进行周期性清洗时,直接握持或通过机械吊臂固定把手并由下而上的卸除内斗即可,其操作起来显然极为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信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信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90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存放粮包的手扶翻斗推车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电池装配的助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