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8830.5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7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民;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唐彩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3 | 分类号: | E04F13/073;E04F13/076;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柱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中室内会存在用于支撑的柱子,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人们对应柱子的美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现有技术中已经有通过在柱子外包覆不锈钢板来装饰柱子,但是在包覆不锈钢板的过程中通过是通过胶粘的形式,这样不仅涂胶比较费时,且涂上去容易干化会影响后续的固定牢固性,使得不锈钢板存在脱落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柱结构,具有便于安装且牢固性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包柱结构,包括柱体以及包覆在柱体外的不锈钢板,所述柱体外绕圆周间隔固定有角钢,所述不锈钢板包括拼接的第一分板、第二分板、第三分板和第四分板,所述第一分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端且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角钢上并在角钢处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分板和第三分板一端均设置有卡接于第一卡槽的第一卡接端,另一端设置第二固定端且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角钢上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四分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在第二卡槽内的第二卡接端。
通过这样设置,在安装过程中依次按照第一分板、第二分板、第三分板和第四分板的顺序进行安装,前面第一分板、第二分板、第三分板均按照一端先卡入第一卡槽内,然后另一端通过紧固件固定,这些都可以水平进行装入,第四分板两端均为卡入第二卡槽进行安装,其通过顶部插入形式进行安装,整个安装过程通过紧固件和卡接的形式实现,安装操作简单方便且效率快,同时牢固性显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柱体外绕圆周均匀固定有钢方通,所述角钢固定在钢方通上。
通过刚方通的设置,其能够增加角钢与柱体的借助面积,使得角钢与柱体的安装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均呈L形且底壁上凸设有与角钢抵接并使得其与角钢之间产生间距的凸块,所述第一卡接端和第二卡接端均呈“己”形并形成分别与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配合的第三卡槽。
通过凸块的设置,使得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在固定过程中与角钢之间产生间距形成第一卡槽,而且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的端部能够进一步卡入到第三卡槽内,进一步增加连接处的牢固性,而且连接处的细缝呈弯折状,具备更好的密封性,另外紧固件被隐藏于内部更具美观性,而且紧固件被压住能够有效防止其松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柱体与不锈钢板之间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外设置有箍紧其的箍件。
通过防火层的设置,能够增加柱体的防火性能,并且进一步借助箍件来箍紧防火层,使得防火层能够牢固的贴合于墙体,不易出现松脱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箍件包括多块拼接成环形的弧板,所述弧板的两端均延伸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通过这样设置,安装板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牢固性好,且箍件由多块弧板拼接拼成,从而不仅便于安装,而且也便于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相邻所述角钢之间连接有弧形的加固板。
加固板的设置能够将各个角钢连成一个整体,从而增加整体结构的强度,同时哪怕其中一个角钢与方通出现分离依然会有加固板连接着不会出现掉落的情况,安装更具牢固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不锈钢板内壁设置有背棱。
通过背棱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不锈钢板表面的结构强度,减少不锈钢板受外力出现内凹的情况,能够更好的维持表面的平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水平剖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C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D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E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柱体;2、第一分板;21、第一固定端;22、第一卡槽;3、第二分板;4、第三分板;5、第四分板;51、第二卡接端;6、角钢;7、紧固件;8、第二固定端;9、第一卡接端;91、第三卡槽;10、第二卡槽;11、钢方通;12、凸块;13、防火层;14、箍件;15、弧板;16、安装板;17、螺栓;18、加固板;19、背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唐彩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唐彩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88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