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腰椎棘突开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6693.1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5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鑫;曹向阳;范华雨;陈茜;袁帅;张向东;杨超凡;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鑫;范华雨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2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3 | 代理人: | 林新园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腰椎 棘突开孔器 | ||
1.一种腰椎棘突开孔器,其特征在于,该开孔器包括右钳体(1)和左钳体(2),右钳体(1)和左钳体(2)经中部的转轴(3)呈交叉状铰接在一起构成夹角可调的转动式夹持结构,转轴(3)一侧的右钳体和左钳体作为夹持端,另一侧的右钳体和左钳体作为手持端,手持端的右钳体和左钳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夹持端的左钳体上设置有卡头(6),夹持端的右钳体上设置有与卡头相对应的卡套(7),卡头(6)为竖直设置在实心柱状结构,卡套(7)为竖直设置的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卡头(6)与卡套(7)的轴线(9)重合,卡头(6)随着夹持端的右钳体和左钳体相互接近伸入卡套(7)内腔并沿其轴向上下滑动,卡套(7)与卡头正对一端外壁的端沿上设置有锯齿(7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棘突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锯齿(7a)的上端齐平,该齐平面与卡头(6)的下端面平行,卡头(6)与卡套(7)的轴线与卡头(6)的下端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椎棘突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端的左钳体与卡头(6)的连接端面的下端与卡头下端面的间距a=0.8-1.2cm,卡套(7)内腔的长度b为0.8-1.2cm,且a大于b。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椎棘突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头(6)与卡套(7)的轴线(9)到转轴(3)中心的间距d为3-5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椎棘突开孔器,其特征在于,复位弹簧未受力的情况下,锯齿(7a)上端与卡头下端面的间距为0.8-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棘突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弹簧包括第一弹簧片(4a)和第二弹簧片(4b),第一弹簧片(4a)的一端与手持端的右钳体内侧固定在一起的,第二弹簧片(4b)的一端与手持端的左钳体内侧固定在一起,第一弹簧片(4a)的另一端与第二弹簧片(4b)的另一端相连明构成弹性复位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腰椎棘突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簧片(4a)通过第一螺栓(5a)与手持端的右钳体内侧固定在一起,第二弹簧片(4b)通过第二螺栓(5b)与手持端的左钳体内侧固定在一起,构成拆装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棘突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套(7)下口部的下方设置有与夹持端的右钳体(1a)连接在一起的承接盘(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鑫;范华雨,未经杨鑫;范华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66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