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萃取除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6582.0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7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贾丽华;孙成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鹏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1/4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4 | 代理人: | 王书刚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萃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去除萃取后的溶液(萃余液)中有机相的萃取装置,属于萃取除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铜离子萃取和镍钴萃取分离的工序中,萃取后的溶液(萃余液)夹杂少量有机相,这部分萃余液进入下道工序前,需要尽量降低溶液中夹杂的有机相,降低成本消耗。负载有机相反萃后的溶液,富含铜金属或钴离子,也会夹带少量有机相。在通电电积前或浓缩结晶制备硫酸盐晶体前,也需要降低溶液中夹带的有机相,提高产品纯度。以提铜工序为例,反萃后的溶液夹带萃取剂浓度一般在20—50mg/l,在电解槽通电电铜的过程中,会降低电积铜的品质,产出的金属铜含铜一般低于99.5%。同时生产每吨铜消耗的萃取剂高达5-10公斤,成本很高。
中国专利文献CN2719375公开了一种冶炼业萃取除油专用系统,包括隔油器、破乳除油器和过滤器,采用超声波破乳除油技术,结合隔油与过滤除油,无污染,有机回收效率高。但该系统在矿山等大型萃取系统应用时,会存在设备投资偏高,系统运行成本高(使用超声波破乳)等缺点,限制了该系统在大型萃取厂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萃取除油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造价低、运行费用低的萃取除油装置,满足萃取工厂萃取及反萃工序的除油要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萃取剂的原料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萃取除油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装置,包括除油罐,除油罐的侧壁上设置有压缩空气进口和含油水相入口,除油罐内部设置有压缩空气排管,压缩空气排管的高度低于含油水相入口的高度,压缩空气排管的两端设有连通排管,其中一端连通排管与压缩空气进口连通,除油罐上部设有回收油相溢流口和除油水相溢流口,除油水相溢流口的位置低于回收油相溢流口,除油罐内部与除油水相溢流口相对应处设有溢流装置。
所述除油罐底部设有排渣口。
所述压缩空气排管通过支架设置在除油罐内部的底面上。
所述压缩空气排管的管壁和连通排管的管壁上均设有微孔,所述微孔的开口竖直朝下。
所述溢流装置,由溢流腔和连接在溢流腔下部的溢流槽围成。
所述溢流槽的外侧超出溢流腔的外侧(外侧是指不与除油罐侧壁连接的一侧)。
所述溢流槽的上表面低于除油水相溢流口。
使用时,含油水相由除油罐底部的含油水相入口流入,同时向除油罐内输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有微孔的压缩空气排管和连通排管,均匀地释放到除油罐的下部空间。空气泡随液流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细小的空气泡捕捉水相中的分散的微小油滴,使得油滴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的凝聚合并,变成大油珠,上浮到除油罐的上端,从回收油相溢流口流出,返回使用。除油后的水相从除油水相溢流口自流溢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简单,成本造价低;
2.采用压缩空气排管和连通排管分散空气,获得细小的空气泡,将溶液中夹带的油相捕捉,在上升的过程中凝聚、合并成大油珠,从而和水相分离,油水分离效果更好,油水分离效率高于98%,水中含油降低到5mg/l以下。
3.含油溶液从除油罐底部流入,在除油罐顶端自然溢流分离,不用人工照看,也不用增加设备监控,使用成本低。
4.除油罐底部装有排渣口,可以定期清理沉淀在底部的各种渣,操作方便。
5.回收的油相可以返回使用,减少了萃取油的消耗,减少比率约9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萃取除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溢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除油罐,2.含油水相入口,3.压缩空气支架,4.压缩空气排管,5.微孔,6.连通排管,7.压缩空气进口,8.回收油相溢流口,9.除油水相溢流口,10.溢流腔,11.溢流槽,12.立板,13.底板,14.挡板,15.排渣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鹏,未经李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65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胃健脾果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雾霾口香糖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