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外墙隔热隔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4910.3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7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侯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文红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B32B9/00;B32B9/04;B32B13/14;B32B7/08;B32B17/02;B32B17/06;B32B3/3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向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6 | 代理人: | 段斌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外墙 隔热 隔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外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外墙隔热隔音结构。
背景技术
按墙体在建筑中的位置和走向分类:分为外墙和内墙两类。沿建筑四周边缘布置的墙体称为外墙,被外墙包包围的墙体称为内墙。外界环境与建筑室内热环境主要通过热辐射、热对流和热传导三种形式进行热传递,从而影响室内环境的温度以及建筑物的节能。
目前常规的外墙外保温系统主要采取阻隔的方法减少热量的传导。现今各种外墙外隔热隔音材料普遍存在与基层墙体结合性差,在抗冻融、风压等外力的影响下,易产生形变、脱落等现象,造成墙体阻隔性能下降。同时,现有外墙都不具有吸音隔音的效果,或者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对外墙外保温和吸音系统的设计、安装、锚固工艺进行改进。
此外,建筑外墙装饰和保护建筑物的外墙面,使建筑物外貌整洁美观,从而达到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同时能够起到保护建筑物外墙壁的作用,延长使用时间,从而获得良好的装饰效果,但现有很多建筑由于需要重新装修,需要将之前的墙面装饰凿除重新抹灰形成新基层,然后再进行装修,这种方式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外墙隔热隔音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墙隔热隔音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壳、第二固定壳、反射型隔热层、玻璃纤维板、防水砂浆层和岩棉层,所述第一固定壳与第二固定壳右侧均开有矩形插孔,所述第一固定壳内由上而下插入有防水砂浆层、岩棉层,所述岩棉层表面设有不贯通梯形圆槽和沟槽,所述第二固定壳内插入有玻璃纤维板,所述第二固定壳上表面边沿一周设有围栏,所述围栏内嵌有反射型隔热层,所述反射型隔热层上方放置有盖板,所述反射型隔热层、盖板第一固定壳以及第二固定壳四角均设有供建筑膨胀锚栓穿过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壳与第二固定壳均为金属材质。
优选的,所述盖板为透明玻璃材质。
优选的,所述防水砂浆层和岩棉层间通过水基型合成树脂胶水粘结。
优选的,所述岩棉层表面梯形圆槽为横向设置数量为5个,纵向设置数量为3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建筑外墙隔热隔音结构,采用了“组合模块”式的结构,由上而下,使用固定壳对实现一定功能的材料进行整合,由上而下进行组合,使得该结构整体为可拆卸式,因而在维修时,能够对不同部分进行拆除维修或者是更换,且整体间通过建筑膨胀锚栓进行固定,方便了拆装,提高了与外墙的结合性,防止了各种外墙外隔热隔音材料因与基层墙体结合性差,在抗冻融、风压等外力的影响下,易产生形变、脱落的现象发生,且所用隔热结构中的反射型隔热层以及玻璃纤维板能够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岩棉层也是很好的隔音材料,该建筑外墙隔热隔音结构,结构间组合性好,安装拆修方便,与外墙体结合性也优于传统外墙外隔热隔音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固定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岩棉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固定壳、2第二固定壳、3反射型隔热层、4盖板、5建筑膨胀锚栓、6 通孔、7玻璃纤维板、8防水砂浆层、9岩棉层、10围栏、11矩形插孔、12梯形圆槽、13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建筑外墙隔热隔音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壳1、第二固定壳2、反射型隔热层3、玻璃纤维板7、防水砂浆层8和岩棉层9,所述第一固定壳1与第二固定壳2右侧均开有矩形插孔11,所述第一固定壳1内由上而下插入有防水砂浆层8、岩棉层9,所述岩棉层9表面设有不贯通梯形圆槽12和沟槽13,当声波向里传播时,岩棉层9表面上的梯形圆槽12和沟槽13形成共振吸声结构,将进入其中的声波吸收掉,当入射声波的频率和系统频率一致时,槽内的空气产生激烈的振动摩擦,对吸收效应有加强作用,从而形成吸收峰,使声音显著衰减,达到吸音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文红,未经侯文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49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檐口阳角处的装饰保温结构
- 下一篇:一种聚氨酯发泡保温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