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帘栅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2801.8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4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徐远;徐方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远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5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帘栅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燃烧后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烟尘,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对空气产生严重污染,因此,对于锅炉排放的烟气需要进行除尘净化后才向外排放。目前采用的除尘装置一般包括一个与烟囱相连的塔体,在塔体内通过喷雾装置向烟气喷洒水雾,使烟气中的烟尘与水接触从而沉降到设置在塔体底部的水槽中。但是,这种装置内部往往存在喷洒不到水滴或者水雾位置,使烟尘不能充分与水进行接触,进而影响了烟气除尘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使烟气中的烟尘与水充分接触,进而提高烟气除尘效果的帘栅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帘栅除尘装置,包括:壳体,水槽和喷水头,所述水槽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下端,所述壳体内包括烟尘初级沉降室和水气分离沉降室,所述烟尘初级沉降室连接有烟气进口,所述水气分离沉降室连接有气体出口,所述烟尘初级沉降室和水气分离沉降室之间通过烟气管路相连通;所述喷水头设置在所述烟尘初级沉降室的顶部和所述烟气管路的顶部;所述烟气管路中填充有帘栅。
进一步地,所述烟气管路的走向为水平方向的Z字形或者竖直方向的Z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帘栅填充满所述烟气管路或者所述烟气管路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帘栅与所述烟气管路的侧壁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帘栅的材料为网格状金属材料或者网格状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的上侧边缘设置有溢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的下侧边缘设置有排泄口。
进一步地,所述水气分离沉降室中具有除水滤网,所述除水滤网贴附在所述水气分离沉降室的侧壁上或者设置在水气分离沉降室的气流通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水气分离沉降室中具有旋风水气分离器。
进一步地,所述喷水头喷出的水中含有脱硫剂。
本实用新型在烟气管路内设置帘栅结构,并通过喷水头向帘栅喷水,增加了烟气管路中水和烟气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了烟气中烟尘的去除效率。同时,还可以通过喷水头向烟气管路中喷洒脱硫剂,在清除烟气中烟尘的同时,起到烟气脱硫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帘栅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帘栅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为:
1 壳体
11 烟尘初级沉降室
111 烟气进口
12 水气分离沉降室
121 气体出口
122 除水滤网
13 烟气管路
131 帘栅
2 水槽
21 溢流口
22 排泄口
3 喷水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帘栅除尘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水槽2和喷水头3,所述水槽2连接在所述壳体1的下端,所述壳体1内包括烟尘初级沉降室11和水气分离沉降室12,所述烟尘初级沉降室11连接有烟气进口111,所述水气分离沉降室12连接有气体出口121,所述烟尘初级沉降室11和水气分离沉降室12之间通过烟气管路13相连通;所述喷水头3设置在所述烟尘初级沉降室11的顶部和所述烟气管路13的顶部;所述烟气管路13中填充有帘栅131。其中,所述烟尘初级沉降室11的顶部和所述烟气管路13的顶部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喷水头3,所述喷水头3喷出水雾可以迅速扩散至周围的帘栅131上。所述帘栅131可以填满所述烟气管路13,也可以填充在烟气管路13的某一段,其材料为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或者复合材料,网格状的网孔形状可以为长方形,正方形或者圆形等,其孔径大小根据烟气中烟尘颗粒的大小进行确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烟气管路13的走向为如图1所示的水平方向的Z字形或者如图2所示的竖直方向的Z字形。烟气管路Z字形走向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在有限的空间内使烟气的运动距离最大化,更有利于去除烟气中的烟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远,未经徐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2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