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医学注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1408.7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2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36/12 | 分类号: | A61M36/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400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医学 注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药器,尤其涉及一种核医学注药器。
背景技术
核医学药物大都具有辐射性,在注射时,药物容易附在针头的表面,稍不小心,就有可能滴落粘附在病人皮肤上,对病人皮肤造成很大的伤害;在保管核医学药物时,也需要避免外界细菌、灰尘对药物的污染;另一方面,病人的不同,注射药物也不同,此时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存储罐对不同的一次性针管进行灌入注射,也显得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核医学注药器,该核医学注药器可防止药物碰到病人皮肤,可很好地保护药物不受污染,同时换药也非常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核医学注药器,包括至少三个前端卡接有注射针头的注射针管,还包括第一电动转动盘和第二电动转动盘,以及一带有第一电动滑动装置、第二电动滑动装置的、且后端连接于一基座的横向杆,所述第一、第二电动转动盘分别卡接于第一、第二电动滑动装置上;所述注射针管均匀横向卡接于第一电动转动盘上;所述第二电动转动盘上均匀横向卡接有至少三个储药管,所述储药管前端卡接有电动注射泵,所述电动注射泵和所述储药管内部相通;且所述注射针管后端可和所述电动注射泵前端相适配并连接;所述基座外侧设有可控制上述电动装置、且和上述电动装置形成电性连接的控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之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前端粘接有一透明式无菌盒,并且所述第一电动转动盘、第二电动转动盘以及横向杆均位于所述透明式无菌盒内,所述透明式无菌盒内设有一除菌装置,且所述透明式无菌盒左端设有一层薄膜。
本实用新型采用薄膜结构,可使针头在扎进皮肤的瞬间才扎破薄膜,很好地防止了药物滴落到皮肤;采用两个转动结构和多个针管、储药管结构,大大方便了药物的更换和注射;采用无菌盒结构,很好地防止了药物被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注射针头;2、注射针管;3、第一电动转动盘;4、第二电动转动盘;5、第一电动滑动装置;6、第二电动滑动装置;7、基座;8、横向杆;9、储药管;10、电动注射泵;11、控制端;12、透明式无菌盒;13、除菌装置;14、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可知,一种核医学注药器,包括至少三个前端卡接有注射针头1的注射针管2,还包括第一电动转动盘3和第二电动转动盘4,以及一带有第一电动滑动装置5、第二电动滑动装置6的、且后端连接于一基座7的横向杆8,上述结构中,第一电动转动盘3和第二电动转动盘4分别卡接于第一电动滑动装置5、第二电动滑动装置6上;注射针管2均匀横向卡接于第一电动转动盘3上;并且在第二电动转动盘4上均匀横向卡接有至少三个储药管9,在储药管9前端卡接有电动注射泵10,并且电动注射泵10和储药管9的内部相通;同时注射针管2的后端可和电动注射泵10的前端相适配并连接;在基座7外侧设有可控制上述电动装置、且和上述电动装置形成电性连接的控制端11。
在基座7前端粘接有一透明式无菌盒12,并且第一电动转动盘3、第二电动转动盘4以及横向杆8均位于该透明式无菌盒12内,在透明式无菌盒12内设有一除菌装置13,且透明式无菌盒12左端设有一层薄膜14。
上述结构具体是这样使用的:通过控制端11的操作,可先操控第二电动滑动装置6向左滑动一段距离,并使第二电动转动盘4转动一个角度,使得相应的电动注射泵10、储药管9和相应的注射针管2连接,将储药管9内的药物通过电动注射泵10先注射到注射针管2内,然后需要注射的病人可将注射部位贴住薄膜14。
继续操作控制端11,使第一电动滑动装置5、第二电动滑动装置6同时向左滑动至注射针管2前端的注射针头1扎破薄膜14进而扎入皮肤内,很好地防止了药水滴落到病人皮肤造成辐射。
薄膜14被扎破以后,可揭去破损的薄膜14,换上新的薄膜14上去,通过透明式无菌盒12内的除菌装置13,可使位于透明式无菌盒12内的储药管9内的药物处于非污染区域。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采用薄膜结构,可使针头在扎进皮肤的瞬间才扎破薄膜,很好地防止了药物滴落到皮肤;采用两个转动结构和多个针管、储药管结构,大大方便了药物的更换和注射;采用无菌盒结构,很好地防止了药物被污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14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针用自动消毒装置
- 下一篇:防止癌细胞扩散的脑室腹腔分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