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环流磁集成三桥臂双Buck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1245.2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1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武;林贤麟;阮慧珊;林琼斌;蔡逢煌;柴琴琴;陈佳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537 | 分类号: | H02M7/537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流 集成 三桥臂双 buck 逆变器 | ||
1.一种无环流磁集成三桥臂双Buck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压Ud,开关管Q1、开关管Q2、开关管S1和开关管S2,二极管D0、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s1和二极管Ds2,电容C,负载R,以及磁耦合电感L1和磁耦合电感L2;直流电压Ud的一端与二极管D0的阳极连接,直流电压Ud的另一端与开关管Q2的源极、二极管D1的阳极以及二极管Ds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0的阴极与开关管Q1的漏极、二极管Ds1的阳极以及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开关管Q1的源极与开关管Q2的漏极连接并接地,二极管Ds1的阴极与开关管S1的漏极连接,开关管S1的源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耦合电感L1的一端连接于节点A,耦合电感L1的另一端与耦合电感L2的一端、电容C的一端、负载R的一端连接,电容C的另一端与负载R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耦合电感L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开关管S2的漏极连接于节点B,开关管S2的源极与二极管Ds2的阳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环流磁集成三桥臂双Buck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Q1、开关管Q2、开关管S1和开关管S2的栅极连接一控制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环流磁集成三桥臂双Buck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包括一用于比较负载R的输出电压Uo与参考电压Uref的电压误差比较器、电压外环PI调节器、用于比较电压外环PI调节器的输出信号与电感电流iL的电流误差比较器、电流内环PI调节器、比较器CMP和三角载波发生器;所述电压误差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电压外环PI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外环PI调节器的输出端与电流误差比较器的其中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误差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电流内环PI调节器输入端连接,电流内环PI调节器的输出端与比较器CMP的其中一输入端连接,比较器CMP的另一输入端与三角载波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终端还包括一用于控制开关管S1、S2的第一控制单元和用于控制开关管Q1、Q2的第二控制单元,所述开关管Q1、开关管Q2的栅极与第二控制单元电连;所述开关管S1和开关管S2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电连,并且所述比较器CMP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电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环流磁集成三桥臂双Buck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还与提供参考电压Uref的正弦波发生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环流磁集成三桥臂双Buck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Q1和开关管Q2为工频开关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环流磁集成三桥臂双Buck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电感L1和耦合电感L2的异名端相耦合,并且耦合电感L1和耦合电感L2绕于同一磁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12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