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轴式门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0597.6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8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邓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凯英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28434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门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离轴式门锁结构。
背景技术
门锁的分类很多,在各个场合对门锁的要求不一样,普通家庭一般用防盗门锁,安全性高而且价格比较便宜;在一些高端场所、保密机构会用到密码锁、指纹锁,安全性很高、价格昂贵;许多公共场合都使用了玻璃门,因此对玻璃门锁使用会比较广泛。
现今的门锁的两个把手大多通过一根长的方轴连接固定后,通过转动两个把手中的其中一个转动方轴,使锁舌运动来开门和锁门。这种连接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但由于方轴的长度较长,每一次开门或者关门都会通过方轴转动锁舌;这个过程中方轴需要承受一个较大的扭矩,而且一体式方轴长期受到锁舌的侧向压力,容易变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长轴连接方式的门锁,如果内部反锁后,在房内一侧的把手无法转动,同样要通过转动反锁结构才能开门,如果人要从房间到房间外,要先打开反锁结构,再开门,然后利用反锁结构再次反锁,最后关门;此过程要对反锁结构操作两次,极为不便。
故有必要对现有分离轴式门锁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分离轴式门锁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分离轴式门锁结构,它包括有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一把手、第一方轴、反锁旋钮、反锁轴、凸轮轴、锁芯、第二方轴、第二把手、圆椎台体和销轴;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第一轴孔和反锁轴孔;所述第二把手上设置有第二轴孔和锁芯孔;所述锁芯的外壳插入固定在锁芯孔中;所述反锁轴一端与反锁旋钮相固定连接;反锁轴另一端穿过反锁轴孔后伸入到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所述第一方轴一端与第一把手相固定连接;第一方轴另一端穿过第一轴孔后伸入到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所述第二方轴一端与第二把手相固定连接;第二方轴另一端穿过第二轴孔后伸入到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所述圆椎台体的端面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设置有离合件;所述离合件由离合方轴和离合导向杆组成;所述离合导向杆一端与通孔的侧壁相固定连接;离合导向杆另一端与离合方轴的侧壁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方轴的末端设置有与离合方轴相匹配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方轴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孔相连通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宽度与离合导向杆的宽度相等;所述滑动槽从第一方轴的末端沿第一方轴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方轴的末端设置有与第一方轴相匹配的锁定方孔;所述圆椎台体套在第一方轴外;所述离合导向杆插入到滑动槽内;所述离合方轴一端插入到第一导向孔内;离合方轴另一端插入到锁定方孔内;所述锁定方孔内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弹压在离合方轴上;所述凸轮轴一端与锁芯相固定连接;凸轮轴另一端与反锁轴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销轴相匹配的导向孔;所述销轴的顶表面设置成斜面;所述销轴的下端穿过导向孔后抵压在凸轮轴的凸轮上;所述斜面抵压在圆椎台体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方轴侧壁上的四条棱均设置有导向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凯英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凯英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05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