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发电控制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9961.7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2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陈文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赛光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5;H02H11/00;H02H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发电控制柜。
背景技术
传统新能源充电控制器存在以下缺点:充电方式粗略,充电效率低下,太阳能利用率不高;不能做到模块化,一种控制器对应一种系统,所有参数都是预先设定,可升级前景不高;安全性可靠性不高,保护功能不全;监控性不佳;简单的充电控制,不能有效管理电站系统;受设备自身器件影响,限制了设备的充电功率大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控制柜,该装置有效解决了传统光伏发电控制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地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光伏发电控制柜,包括光伏输入端、蓄电池以及负载,所述光伏输入端和蓄电池均设有正、负两级,且光伏输入端的正极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光伏输入端的负极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光伏输入端的正极与蓄电池的正极之间依次设有串联的防反模块、直流断路器和霍尔传感器,所述光伏输入端的负极与蓄电池的负极之间设有充电控制单元,所述负载串联连接有输出控制单元,且负载和输出控制单元并联于蓄电池;
所述光伏发电控制柜包括MCU主控单元,所述MCU主控单元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连接于充电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于输出控制单元、霍尔传感器以及蓄电池。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光伏发电控制柜还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提供两个触电端,一个触电端与光伏输入端的正极相连,另一个触电端与光伏输入端的负极相连,所述传感器连接于MCU主控单元。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MCU主控单元设有存储单元。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MCU主控单元设有人机界面和通讯接口。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MCU主控单元设有散热系统。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MCU主控单元连接有系统电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MCU主控单元连接有温度采样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充电效率:光伏发电控制柜柜采用脉冲充电方式,可迅速充满蓄电池所需电量,其他时间都处于涓流浮充,能够及时补偿蓄电池放电,温度补偿能够更精准地进行充电控制,阶段充电模式使充电效率更高;
2)保护系统:光伏发电控制柜保护系统更完善:过充、过放、防反接、防反充、防雷、过温、短路等;
3)结构合理性:光伏发电控制柜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只需要选择基本的配置即可得到一个普通的充电控制器,然后根据需要选择配件,得到一个更个性化更合理的配置,降低成本;
4)参数设置:光伏发电控制柜采用人性化的人机界面并配备通讯接口,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参数,使充电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好;
5)监控性:光伏发电控制柜是太阳能发电电站的管理系统,不仅承担充电部分的工作,还集成了输出,保护,软件等,实现了多功能化,用户可以通过上位机软件界面对系统内的控制器进行集中控制;
6)输出控制:光伏发电控制柜控制输出回路,自动匹配负载阻抗,使电池的充电效率更高,稳压精度控制在5%。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光伏发电控制柜,包括光伏输入端、蓄电池以及负载,光伏输入端和蓄电池均设有正、负两级,且光伏输入端的正极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光伏输入端的负极与蓄电池的负极连接,光伏输入端的正极与蓄电池的正极之间依次设有串联的防反模块、直流断路器和霍尔传感器,光伏输入端的负极与蓄电池的负极之间设有充电控制单元,负载串联连接有输出控制单元,且负载和输出控制单元并联于蓄电池;光伏发电控制柜包括MCU主控单元,MCU主控单元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连接于充电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于输出控制单元、霍尔传感器以及蓄电池。
光伏发电控制柜还设有传感器,传感器提供两个触电端,一个触电端与光伏输入端的正极相连,另一个触电端与光伏输入端的负极相连,传感器连接于MCU主控单元,受MCU主控单元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赛光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赛光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99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自开机式手机启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