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丝弹力花罗旗袍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9516.0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3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魏天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和开泰花线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22 | 分类号: | A41D1/22;A41D27/08;A41D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丝 弹力 旗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丝弹力花罗旗袍。
背景技术
旗袍作为我国的传统服装,能体现出人体的曲线美,深受广大女性的喜欢。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物穿着的舒适性和外观的美感要求越来越高,旗袍作为中国女性的传统袍服,能够充分体现东方女性的端庄、大方、气质优雅和曲线美等特点。随着人们对服饰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旗袍也显示出一些突出问题:样式单一,透气性不好,行走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丝弹力花罗旗袍,将有“真丝面料中的贵族”之称的花罗与“女性国服”之称的旗袍的相互结合,解决了传统旗袍存在的样式单一,透气性不好,行走不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真丝弹力花罗旗袍,包括圆领设置的旗袍本体,所述旗袍本体为丝绸面料制成;所述旗袍本体包括位于上部的上衣和位于下部的裙体;所述裙体在两侧位置设置有边叉;在所述边叉处设置有连接所述边叉的真丝弹力花罗面料的裙褶连片;在所述旗袍本体上设置有前后翻转的多层花罗图形饰布;所述花罗图形饰布层叠设置,由真丝弹力花罗面料制成;在所述旗袍本体的两侧肩部开设有条形开口;在所述条形开口内侧安装有夹持卡合件;所述花罗图形饰布上端设置有连接条布;所述连接条布从条形开口处伸入旗袍本体内并通过夹持卡合件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花罗图形饰布两侧设置有纽扣孔,通过纽扣与所述旗袍本体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卡合件包括两个相互配合具有弹性的夹持卡条;两所述夹持卡条一端固定,另一端可开合的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夹持卡合件对应位置设置有肩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肩垫下方设置有药包,所述药包内存放用于治疗肩部肌肉劳损的药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花罗图形饰布为3-6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旗袍本体在所述花罗图形饰布对应位置设置有镂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每层所述花罗图形饰布上的颜色或图形不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旗袍本体上对应所述花罗图形饰布外围设置有花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裙褶连片通过拉链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裙体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造型华贵大方,将有“真丝面料中的贵族”之称的花罗与“女性国服”之称的旗袍的相互结合,真丝弹力花罗具有轻薄飘逸、透气性好、色彩鲜艳的特点,用于作为旗袍的裙褶连片,改善了旗袍行走不便的问题,同时提高了裙体的透气性,并且使旗袍的整体风格变的轻薄飘逸;用于作为花罗图形饰布,改变了传统旗袍样式单一的问题,不同层的花罗图形饰布颜色和图形不一样,可以根据需要将任一花罗图形饰布露出,使旗袍风格多变,时尚大方,同时具有抗皱,易打理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卡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上衣 2.裙体 3.裙褶连片
4.花罗图形饰布 5.连接条布 6.夹持卡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和开泰花线织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和开泰花线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95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体前部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车辆碰撞的副车架及副车架脱落方法